窗外,马路上过往的车辆开始变少,风没有方向地刮着,谁也不知它飞往哪里,天上也没有耀眼的星星,深夜,愈发死寂。
室内,只有一个人呼吸的声音,那个人很自然地把手放在键盘上,深呼吸一口气,准备敲字,看了一下电脑桌面,右下方的时间显示是23:45。
那个人好像陷进了这片没有任何字迹的屏幕,没有一丝思绪,他在想,今晚的文章,该怎么落笔?
他就是我。
写作这事,没有什么他,只有我,独自一个人。
在公众号写作一年半载,时至今日,我依旧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点开这个平凡的标题,耐着性子看接下来的文字。我小心翼翼的捂着这份揣测,开始仰望这个连月亮都没有的夜晚。
去年现在,我这样感慨。今年,依然。
我,一枚普通的90后,路在前方,却不知是何方。
站起身,去倒满一杯水,回来坐在电脑前,想诉说一些话,说到哪算哪。
------
前年,开始在公众号写作之前,我的生活平淡如水,没有一丝波澜,跟周围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日子过得很简单,白天除了八小时按时按点的工作,到了夜晚,就是喝喝茶、玩玩电脑。
那时候,还没有王者荣耀。
我在距离老家千里之外的地方上班,为了排解独身的寂寞,晚上偶尔和同事聚会,在酒与茶的来来回回中,我肆意地摇摆着青春的尾巴,巴结着生活。
人年轻,没有什么方向感,以为一时的快乐便是永恒,以为一时的进步便能永远,日子重复着过,停滞不前。
每逢周末,我总是藏不住内心的躁动,会选择去周边城市走走,喜欢和多年的同学聚会,俗称,浪里个浪。我以为的人生啊,大概就这样。
所在的地方是个88线的小城,在城中心象征市容的河边,我租了个面积可观的商铺,买来一些茶具,再简单摆上一些饰品,装饰一下门面,假装经营茶室,假装有声有色。
常有当地朋友来访,特别是下班后的晚上,白天上班,晚上欢聚,一副煞有介事的忙。
江边夜景,美味夜宵,小伙伴们就在茶室里喝茶喝酒,吹牛聊天,好不快活,这些休闲无聊的日子,一折腾就是一年,而后,喜迎2016年。
去年3月,心血来潮,我突然觉得日子不能过得这么浑浑噩噩,该动手干点什么,于是,开始写文章,便随意申请了个公众号。
尝试放上几篇旧文章,很快,腾讯赏脸,我的公众号通过了原创标识,继而天天更新,当我看到赞赏开通的那一刻,感觉像打仗赢取了胜利。
其实,更像是捡到了某些便宜。
这些很旧的文章,有些是来自2012年在广州政府实习期间所写,有些是2014年在网易轻博客上所写,林林总总,大概有50多篇,每一篇字数在1500左右,尽管都是些饱含真情实感的文字,但以今天的眼光去评判,可以说是自嗨体作品。
不堪回首。
一直来到2016年5月。
无意间看到某个人的公众号,他刚好组建了一个文案写作社群,免费,于是,我很迷茫地蹭了进去。
那时候,对于网络文章的认知,还停留在只认识张佳伟、咪蒙,王路这些作者,再多一点,也就是人民日报、清华南都、思想聚焦、十点读书。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他们很了不起,文章每每总是写得那么犀利。
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社群,什么是简书,什么是自媒体矩阵,也不知道谁是剽悍一只猫,谁是彭小六,谁是秋叶,而我屁颠屁颠去的写作社群,群主叫Frank,他究竟是谁,我根本就不知道。
只是想学习写作,就稀里糊涂的报了名。而现在,我已和Frank成为了好友,感恩他在当时给予我的灵感。
进了群,第一次听说网上有微课这玩意,在他群里听了一两节文案写作课后,竟有了新的写作思路和灵感,是为2016年6月。
听课时我很认真,一字不漏的听完他的微信语音,并非常详细的记录实时笔记,满满当当两页笔记纸,听完课后,马上写了一篇关于写作技巧的复盘文章,并拿去四处投稿。
一不小心,被kindle电子书库公众号转载了。
这一转,让我十分惊喜,因为,有不少新粉丝纷沓而至。
几天之后,我的一篇关于跑步的文章被战隼老师转载,再一次给我带来了不少新读者,我因此兴奋了好几天。
以前十分渴望自己的文章能上微信大号,感觉像登上了报纸头条,如今梦想成真,仿佛置身于梦中。
你总是想要做成某事,突然有一天你真特么做成了某事,成就感袭满全身,哎呀,你就喜不自胜。
是的,我傻乐着迎接每一次大号编辑来找我开转载白名单,一次又一次。
渐渐的,一些文章陆续被清华南都、思想聚焦等大号转载,粉丝越来越多。7月的夏天,酷暑逼人,人们冒着热汗,我却感觉未来遍布着撩人的希望。
8月,我关注收听了萧秋水、彭小六、赵星的微课,他们都讲得很赞,我依然是认真聆听,听完后马上写复盘文章,写完去投稿,而这些文章,竟出乎意料的被大号转载,并登上了简书首页。
得到了写作平台业界的认可,我越来越有动力埋头写文章,越写越勤,而后,踏上了“每天写一篇文”的不归路。
那时候写文章,随心,别人觉得你写得好,便要了转载权,留下一份让你独尝的喜悦。而今写文章,想被大平台转载,你得用套路,时日不同了,人家转走了你的文,也容易转走了你那些写作的初心。
前些日子,有人问我那些多平台写作要怎样才能爆款,我说你要学会迎合。
去年有段时间,我也刻意去迎合,迎合平台,迎合读者,后来觉得这样写文章太无趣,便索性放弃套路化写作。
还是老老实实用心写,就好。
16年9月,彭小六因为喜欢我的文章,主动添加了我的微信。月底,我们第一次见面,他看见我时,扶着下巴,很是惊讶,格外疑惑的问我:你就是老显?
是的,我说。脸上同样一阵疑惑。
他很尴尬的说:“好吧,看你的文章,我以为你是三四十岁的大叔。”
我很尴尬的笑了笑,并没有因为对方的误认而觉得介意,反而觉得和小六老师相见恨晚。那天也是有缘,还见到了知识IP大本营的很多牛人,而这些人,都在那天起,一起携手开始共筑难得的友谊。
10月,我很荣幸被秋叶大叔邀请进付费社群知识IP大本营2期,由此,我看到了网络上不一样的世界,认识了非常多优秀的人、出色的IP、厉害的网红,并与他们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友好的关系一直保持至今。
同时,我的写作微课、时间管理微课、职场微课在朝夕日历、荔枝、千聊等平台陆续上线,只不过,每场大概只有1000到2000人。
可是这些数字还是让我很震惊,毕竟,连我这样没什么名气的小作者,都开始受欢迎,可见,知识付费的时代,在那时起,已经掀起了浪潮。
有些人一直紧抓时代的风口,跟随知识付费的潮流不断变强,有些人,跟不上节奏,便掉了队。我从那时起,开始乱入。
10月底,我捂着邹巴巴的几千大洋,报名参加了李海峰老师的DISC国际双证班,用一个月的工资,换来了长期的受益匪浅,要感谢海峰老师。
当时,父母听闻我破这么大费去上一个完全陌生的非官方课程,特别生气,痛骂我不务正业,在电话那头,千方百计的劝阻我。
我很失落。
意外闯入自媒体的世界,想方设法希望争取拓宽自己的视野,家人却非常不理解,那时候,他们没有接触过这些新鲜事物,却喜欢用传统观念去衡量别人的选择。
带着低落的情绪,我上完了两天的课程,期间,我还在电话里被父亲狠狠的数落了一遍。
那晚,在珠江边,和知识IP营的朋友们喝酒闲聊,别人喝着酒望着江景,我望着江景,喝着愁。
懵懵懂懂,砥砺前行了两个月。后来,在年底12月,第一次去成都,我很荣幸地成为了DISC双证班成都站的助推教练。并在当地举办了人生第一场线下独立写作分享,2小时内60张票全部卖光。
相对于业界大咖,60个听众不算多,但这确是对我的欣赏和肯定。
每一个在成长的路上的人,都希望看到一些认可,特别是在不被看好的时候。
11月,在一个跑步后的夜晚,一个偶然的灵感,我创办了一个线上社群,而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连着举办了3期,惹来了不少读者。
吸引来的,还有一些厉害的网红,包括易仁永澄、袁春楠、彭小六、Angie、王鸥飏、戚泽明、杨坤龙、赛美等等在内的知识网红们,都来过我的小社群做过知识分享,顿时蓬荜生辉,感谢他们的到来!
我的社群模式,采用的是借助各路大咖抱团去吸引流量,在当时算是比较奇特,因为其他人都没像我这么操办。
一时间,社群热闹非凡,我幻想着把它做大做强,每天都积极的绞尽脑汁,思考着如何升级才能吸引更多人来。
燃鹅,我停了下来。
不是因为社群做得不好或者升级困难,而是因为,我的工作与生活换了地方。
2017年,我进入了拐点。
从88线小城升至8线城市上班,我的工作环境、人文环境、住处环境发生了颠覆性改变。
我再也没有固定的写作时间,私人时间被工作侵占了太多,业余时间的斗志也没有以前高昂,原本信心满满的憧憬,一下子支离破碎,被现实冲击得土崩瓦解。
很多有本职工作的网络作者,他们之所以有时间写文章,是因为他有大量的私人写作时间,他们要么工作不忙,要么时间充裕,慢慢的,他们变成了传说中的斜杠。
而我,从别人眼里的斜杠,逐渐活成一副孤苦伶仃的单杠,顶多就是双杠。
八小时时间里,我用一种风格烧脑去对待工作,包括体制内的写作;八小时之外,用另一种风格烧脑对待生活,包括我的自由写作。
我想读书,我想自由写作,毕竟,读书写作的习惯,是我真心热爱。
我想博览群书,我想写出更优质的文章,我还有提高的空间,我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有时候读书写作太投入,忘了钟点,熬了个夜,还会被周围的人说这样做是不对的,甚至被拿来和熬夜玩王者荣耀的人,摆在了一个台面上做对比。
现实会跟你说,你要掂量掂量,工作和生活中的事,哪个轻,哪个重。
于是,我更新文章的频率出现断崖式下降,推辞掉大量的线上课程合作以及线下分享,努力活出一副爱岗敬业的姿态、好学上进的青年,却没人能读得出我的纠结。
每一天,我都处于人格分裂的状态,白天,我不紧不慢地扮演着不言不语的小职员,夜幕降临,我快步走进知识的世界去翻越网络丛林,我的精神经常高度紧张,心绪偶尔会有些杂乱。
我的日子既过得笃定,也过得迷茫。
我深知,自己是在探索前进的路,也在摸索未来的方向。
我走出房门,到陌生的城市中开拓眼界;走进人群,在人海中仰望高楼;跳进书海,去书籍的世界寻找自己,寻找答案。
朋友们总催我赶紧出一本书,我也想写一本书完成儿时的梦想,却一直持懒。家人催我去谈恋爱,我不回避,也曾有过好感的女子,奈何自己没有谈感情的心力,便不去想。
这一年,我没有做出突出的成绩,即使有,也不足以炫耀,一点也不为奇。
回想起来,我的生活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仿佛又回到原点,回到那个旧自己,一切照旧。
在这照旧的生活里,我总是忐忑不安,不知道是嗅到了无力的深击,还是嗅到了隐隐的危机。
当别人正热火朝天的写着各种文章,急不可耐的要跳进付费的热场,我遇到了新的困扰,我到底为谁而写?
那些大号们随意写上几段,都会让网络阅读量抖三抖。我写文章更加用心,却越来越少人看,自己妄想用心写作就会得到善报,燃鹅,还是没多少人会看我的文章,可笑的是,我还被别人妄议为写作能力很强。
写作,该根据自己的判断,还是按照别人的眼光?
我竟贪心到恬不知耻,既想自由表达,又想获得关注。别做梦了,拜托。
我,首先是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有其他身份。
自由表达不是不好,但你一个普通人,一没流量二没渠道三没营销就不要埋怨别人关注得少。
像我这样的三无人员,便刚好躺枪。
我自认为自己不是个聪明人,也缺乏毅力和远见。一直到今天,我在心底里都还时常浮现一个问题:你喜欢看我写的文章,是不是存在一种绝大的误解?
其实,我写的远远不够好,而想不到你还来捧场。
谢谢你愿意来看我的文章。
三年三个模样,每一年我都在不同的变换,但路,还有很远,还是得往前赶,反正长路迢迢,我笨,却会一直琢磨,行动。
哪怕想得慢一点,只要脚步不曾停下,在远方就存在着找到答案的可能。届时可能答案都不再重要了,因为那时,我已经抵达。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心里有些难受,眼眶湿润,仍写,权当是一次无人问津的自我感动。
这一路上的开心和痛苦,都是一个人默默承担,而这些本不愿透露的过往,是我第一次完整的写出来、说出来。
情起笔落,行文凌乱,一口气写下来,这些文字,毫无保留。
趁这个诞辰之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