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有判断失误,古代文人的一生应该是在我文章标题这“三种境况”中度过的。
如果按明清两代与现代社会的学历对应则:
状元、榜眼和探花对应博士后。
进入殿试却没拿到前三名的对应博士。
各榜进士对应硕士研究生。
举人对应全国统考高考中的大学本科。
秀才则对应现在全国统考的高中毕业。
可以想象,能达到秀才以上的读书人毕竟还是少数,除非象房谋杜断,魏征。宋朝赵普。明朝的刘伯温,清朝方孝孺以“奇门异术”、李白“献赋谋仕”和高俅“因善蹴鞠”那样走捷径为官的名人更是凤毛麟角,这些人可以堪称是世间奇才。
也就是说秀才以下的子民,绝多数都以农桑渔猎、手工业者、和从事营商者为主。
按学而优则仕唯一的取仕从政制度,真正似柳永浅吟低唱、曹霑、蒲松龄那样终身苦磨一说,于仕途之外以异才留名丹青史册的也偶出数几。但大多数曾经的读书人都在想通过仕途进身的最终都因时运不济一事无成,生前困苦,终生落寞。似范进中举强弩之末老难成器之例更是少之又少。
我想那些自青壮年便徘徊于家门之外庙堂之外的读书人,应该是在以下这几种患得患失的极度矛盾纠结和尴尬状态中度过的。
一.或根红苗正且才智超人,或寒门学子,才干一品,此等均具超群才干,或富有治乱兴国足以旷世之能力。此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经出世,便卓尔不群,大宋司马光、王安石、范仲淹均属此列。出类拔萃,才干上品。此类更为古代皇帝意图通过科举选仕用以戡乱治世的政治首选。
二.作诗文,结好友,混圈子,谋进身,通仕途,得功名,登庙堂。此种多富正(政)才,懂经营政学人脉,且眼光独具,其才气与人气相互激荡,相辅相成,终成正果,得以进身庙堂。
三.确有经世实用奇才者,或其异才于世早有盛名,被皇家惜才迎纳。或经同好引荐,进官府寄身于一人之下,当食客,做幕僚。其身虽不在体制之内,其名利也可在他为官家的出谋划策之中,虽于科场输了面子,却依旧能凭借他们的才智权谋为自己赢得了实实在在的里子。却此种应为此中最优一等。也是恃才与官家进身谋取功名富贵最直接也是最为可行的便捷途经。
四.恨科举,愤世俗,通内情,凭才具,做汉奸,远交近攻,谋求大富贵。助西夏李继迁创国之第一谋臣宰相陕西榆林汉人张浦,便是极为典型的一例。往往能有这般决绝勇毅者,非具大学大奸者难以成就。助努尔哈赤创国的龚正陆和随皇太极满后金人从龙入关的范文程均属此列。
五.才非时用,艺才出众,或写或画,潇洒人生,独自飞腾,闲来春屋吃酒,花开诗画传情。月亏三五好友,月圆花下纵情。唐伯虎之类。
六.以文受雇,充当食客,或出谋划策,或横行乡里。替本外地主做师爷,经营乡里乡外的人事、地皮和生意,以文寄身,风光一隅,从中余利。
七.不想委身,谄媚豪强,以文自立,在本乡或外地私塾做教书先生,只想与世无争,用心传教,一世只想吃一碗干净饭。
八.难堪四六不三不四的文痞二溜子,这种文人,只尊唯利是图,很少侍从一主。只要从中渔利,无论黑白,只管做绝。
九.时运难济,屡试不第,娶妻生子,回家务农,教育后生,前赴后继。
下面再说诗,所谓诗,我理解当为古代文人所习之诗书礼乐文化的总称,虽说诗赋在古代有时第次序,隋唐之前多以歌赋盈世,自隋唐多以作诗见长。此后诗赋兼具宋词者也不乏其人,但诗词歌赋置于一人,也当有善与不擅之别。总以论之,诗词歌赋当为古代文人用于交际Qu通仕途庙堂的通用文化,不可或缺。尤其是隋唐之后,一个文人的诗品,诗品如人品,不吟诗,不足以言文。诗,更象一个文人活于世展现出来的才品、人设和脸面。有诗,如沫春风,无诗,粗鄙难容。要想融入,要想伸展和飞黄腾达,诗成了文人风花雪月仕途通关的一种特殊语言通道,成了文人必修的头等功课。比如:
《戏赠友人》唐.孟郊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赠翰林》唐.贾岛
清重无过知内制,从前礼绝外庭人。
看花在处多随驾,召宴无时不及身。
马自赐来骑觉稳,诗缘见彻语长新。
应怜独向名场苦,曾十馀年浪过春。
如此SHeHui背景之下,一个文人,从降生后的五六岁,家境殷实的人家便开始进入早教启蒙了,从《三字经》《女儿经》《百家姓》开始初识人文,再到童生至十岁左右,再《千字文》和《名物蒙求》次第升级,体察人间风物初理。最后到十五岁左右,再接再厉,被家长送入私塾官学,由先生教授,读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在经受过人间至理后,便可以参加童子试考秀才起步,开启他们的吟诗作赋和修齐平治的诗意生活和仕途之旅了。
这一句话写得容易,但做到很难。从家门到庙堂,这即是此生的一次心智和情商的竞赛,更是一个家庭甚至家族漫长财力比拼。
在这次漫长的文化跋涉当中,从乡试的“解元”,会试的“会元”,再到最后的殿试“状元”能“连中三元”无疑就成了每一个家庭、文人心中的期待梦想和天地之间的最大亮点。但这风头彩,在这在ZG历史上凤毛麟角都没超过五个,极度稀缺。
如能无往不胜,连通两关,直通金殿,夺得状元,除去似晚晴刘春霖那样儿生不逢时异常点儿背的怂命。那自然是天地人和无往而不不吉(及),独得了天底下最好的风水和最大的吉祥。最低也要在天子脚下,高至翰林院修撰侍读或国子监祭酒从六品辗转起步。或至各部、都御使从侍郎从六品上人生起步辗转。天子身边,省部衙内,周游六虚,飞腾周转,其中,与皇帝应对的诗酒,山风的涤荡,升迁的关节,周曲的银子,若不是清学正志之士,必是非同一般不同凡响的。
若得不到殿试皇帝钦点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能在童子试中得个秀才,再到乡试,天地人和,得个举人,便可以官戴及身,进补侯缺做个七品从知县。若是得了举人仍不甘人下,还可以带薪进学,参加会试,再考贡生,再冲刺殿试,一榜最好、二榜次之、即便是美中不足,得个二甲末名的进士,也是人生仕途当中的一步巨大的进身。
若再次一等,也是自身中的举人,便认可从七品县衙内委身周旋起步,这一等人即自知又现实的那一种。先得享了这身富贵再说骑马找马,再合纵连横,谋求进阶门路。
较悲催的一种就是这一种。虽经本县文化乡绅的联名保举制(类似简书改制实施夹私带水的“伯乐公推保举提名制”)在童子试中了秀才,可在后续的乡试如何苦用心读尾曲周旋却总也中不了举人,最后只能倚天知命凭着童子功学来的那些本事替人做些文书账房,落得个身不动膀不摇的体面,赚些个还算轻巧的散碎银子养家糊口,一生了事。
最令人郁闷搓火就是这最后一种。在最基层的童子三试中,过了县试却过不了府试,过了府试却折在了院试。如果拿出九牛二虎根本两次连县试都过不得,干脆就扔掉书本,拿起锄头,或走进柜台,由此务农或从商务本了事,从此与读书圣贤绝缘。
读过诗经汉赋,唐诗三百,不会吟诗也会诌。千万不要小看这里的诌,即便是诌,我想他们古诗品质,无论是境界、格律和文采,也应在我们当世以百家讲坛和大学教授讲师自居的于丹和蒙曼、康震之上。
这些会诌的诗人们只因他们生在一个诗的国度,生不逢时,若是他们能穿越时空生在方式以古诗和上述三位打擂,谁能胜出,尤未可知。就更不用说那些以多篇和孤篇传世的诗词大家了。如果他们也能穿越登台,必定是实力碾压,令那三位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就拿屡试不第的“诗囚”贾岛的诗作为例:
《松下偶成》唐.贾岛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忆江上吴处士》唐.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贾岛在当时只是一位终身不第的正宗文化体制外的业余诗人,只这其中任何一首,都足以实力碾压时今下这些终日招摇过市拾人牙慧夸夸其谈的所谓国学公知了。
言过诌诗者,再说中了秀才却任凭苦读和使出所有手段如何也过不了举人的。中不得举人,自然也就没得G做。但若凭此才学做个富家的账房师爷或县衙的文书倒也能得心应手。这时为了招朋引类,应对F家J主,诗词便派上了用场,一可在场面以此证明自己大小也是个秀才,文人的身份,与众不同。二还可以再同窗或文友的圈子里、花酒场即兴而起,吟诗作对,风流洒脱。或能借此赢得一方花魁的爱慕倾心也未可知。除去此中空间,如其身世家族当中没有高G贵ZH的从中尾曲,牵引扶持,他们一生的活动空间,无出意外,基本就在此中了。
再一种就要说到那些在乡试中了举人至进士已是官身的骑马找马的大小G员了。官做得越高,能量越大,前呼后拥的朋友圈儿的薪酬也就越多。见G说G话,送礼借诗文。会友说文化,文章金玉马。官本苦差事,何似田园家。见民说大话,威严水江崖。诗在此中,可以格物,可以言情,可以文过,更可以饰非、暗送秋波。诗,可以因时即兴,彰显品位。更实用无比,其中的好处,更是包罗万象,妙不可言,千变万化。
无论是赶考的路,还是赴任的路,都是一条寂寞忧思漫长的路。更成就了一个考生、一个诗人,一位官员得意失意的路。
《登科后》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病蝉》唐.贾岛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哭孟郊》唐.贾岛
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
寡妻无子息,破宅带林泉。
冢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
故人相吊后,斜日下寒天。
一路之上,熙熙攘攘而来,得失落寞而去。有人星夜赶考场,有人寄月他乡客,有人盈亏观月景,有人泊船瓜洲渡。有人落寞自还乡。有人大漠看孤烟,有人长河落日圆,有人怒发冲冠,有人挑灯看剑。思乡赴任,马革裹尸,得意失落,一切思绪,所有寄望,一腔情仇,全在诗里。
《哭孟郊》唐.贾岛
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
寡妻无子息,破宅带林泉。
冢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
故人相吊后,斜日下寒天。
《叹命》唐.贾岛
三十年来命,唯藏一卦中。
题诗还问易,问易蒙复蒙。
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
影孤别离月,衣破道路风。
归去不自息,耕耘成楚农。
思左宗棠赴京谋取进士不遂,留此慨叹:
《癸巳燕台杂感》
世事悠悠袖手看,谁将儒术策治安?
国无苛政贫犹赖,民有饥心抚亦难。
天下军储劳圣虑,升平弦管集诸官。
青衫不解谈时务,漫卷诗书一浩叹。
此是清朝丁元英屡试不第后诗以言志的惨淡人生:
《卜算子·自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卧)经阁半卷书,对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欲游山河十万里,伴吾共蹉跎。酒杯空,灯(等)花落,夜无眠,独高歌。阅过天下人无数,知音有几个?
圣人言,看得穿。性相近,习相远。走得掉,性乃迁。走得多,来的少,知音,真的没几个…
(先写到这儿,我先休息会儿,大家看有啥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增益留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