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认知误区
由于人们常常在水质较差的水沟中发现小龙虾,就有很多养殖户认为“小龙虾是在臭水沟生活的种类,对水条件要求不高,水越肥(脏)越好,因此不注意水质的改善。而事实上小龙虾和螃蟹一样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如果水质条件不好,虾的群体数量会非常少,而且虾体表很脏。因此我们养殖小龙虾过程中,一定要经常改底和调水,管理好水草,这样龙虾产量会很高,并且品相好,售价高。
对小龙虾的营养需求认识不足,大部分虾农认为,给小龙虾投喂一些杂粮(小麦、玉米等)及冰鲜鱼,有的甚至不投喂任何饵料,龙虾照样可以长大。事实上,这是小龙虾养殖户们固有的观念,本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与相关专业人士交流得知,小龙虾在幼虾阶段,投喂的配合饲料蛋白的含量应在40%左右,成虾阶段蛋白含量也应在33%以上。
很多养殖户认为龙虾一年繁殖2次,事实上,龙虾一年繁殖1次,繁殖时间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池塘水位相关。湖北很多虾农有了防止种质退化意识,常常用在市场上收购野生虾苗放到虾塘来防止近亲繁殖,有这种意识是正确的,但是他们没有了解野生虾苗的来源,只知道野生虾苗价格低。事实上,野生虾苗经过贩卖虾苗的商贩囤积了很久(每次抓捕不多,需要囤积到一定数量才开始售卖),而且抓捕的河沟是不是存在很多病原菌不得而知。这样的虾苗存活率自然不会很高,而且很可能携带病原菌。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可能会将疾病传染给原塘的小龙虾。在市场走访过程中,有的虾农反应野生虾夹草厉害,容易浑水,而且性成熟后的规格不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