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有兄弟四人,他最小。按理应该是最受宠的那个,可出生在1927年、生长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农村,他只有被嫌弃的份。
父母早逝,哥哥们各自成了家。他小小年纪便过上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生活。喝酒、抽烟、打牌、烧饭、洗衣、干农活、进茶馆……凡是农村男子会干的活的,他都会;本该女子干的活,他也会。
十六岁那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我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乡亲们闻风而逃,外公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也一起逃命去。不知跑了多久,俩人跑到深山里,困极了,摊开随身携带的席子就睡着了。第二天清晨把席子一卷,嗬,好家伙!一条碗口那么粗的蛇,被生生压成了蛇干!
18岁那年,赶跑了日本侵略者。他不知从哪弄来一支鸟铳,兴奋异常。把鸟铳架在窗户上,就开始摆弄起来。虽是第一次玩这个东西,他却好像早就熟练了似的:装入铁销,瞄准窗外竹林里的鸟儿,扣动扳机……“砰”的一声,不知为什么,铁硝倒灌,没等他反应过来,左眼已经鲜血淋漓。他忍痛捂住了左眼,飞奔出去找村子里的赤脚医生……
就这样,他永远失去了一只眼睛,高大魁梧、英俊帅气的他从此成了一个左眼失明的残疾人。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抓壮丁时,他主动报名参加,被拒之门外;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再次主动请战,依旧没有获准。
他只能躬耕于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踏踏实实地尽一个种田人的本分,依旧过着晨起下地、午间进茶馆、踏着暮色回家的悠闲生活。
当外婆闯进他的生活时,他感觉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的确是啊,一个城里姑娘,一个乡下单身汉,如果不是月老牵线,他们怎么可能会走到一起?
生活似乎更有盼头了。外公干活更勤快了,不光干农活,还成了县砖瓦厂的工人。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我妈妈出生的时候,他特别开心。初次当爹的他对大女儿格外心疼,甚至干活也恨不得带在身边。
然好景不长,外婆这个城里姑娘因不会做农活受到大家的排挤、欺负,他果断辞了砖瓦厂的工作,回家务农。
他干农活的确算得上是一把好手:插秧、割稻、施肥、耕地……村里人只有羡慕的份,他挣的工分总是村里最多的。
(未完待续……)
(800字第八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