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不是经常觉得咱们国家的贫困地区还很多,为什么还要一直借钱给美国,就是买美国的国债呢?

我试着来捋一捋。
进入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经济格局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变化。
欧美等国进入到了又一轮的创新周期。这一轮创新的结果是生产流程大规模外包的出现。
中国踩上了这个风口,成为世界工厂,服装,鞋子,汽车,圣诞礼品,你能想到的任何产品,从而带动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们做为一个出口大国,经过这么多年的贸易顺差之后,就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那你肯定就奇怪了,这么多外汇我们自己花了不好吗?
这其中有一个逻辑,外汇储备是不能够换成本国货币的,我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A工厂,出口鞋子,卖到美国,赚了100万美刀,这100万美刀打到A工厂的企业银行帐户,那么A工厂,要去用这笔钱了,比如在国内采购原材料或者机器了,就得把美刀在商业银行换成人民币,这些美刀就到了商业银行手上,那商业银行这美刀也用不了啊,就得卖给咱们的央妈—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这钱就到央妈手上没得换了。。。。
超简单思维导图来了

现在这笔钱到央妈手上就变成国有资产了,只能去国外投资或者拿在手上。
如果拿在手上,如果美国不脸的老是印钱,咱们手上这些美金不就一直贬值了嘛,这可不行
为了资金安全,这些钱大部分会投在外国国债,主要是美国国债,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我们一直是美国最大的债主,就是因为咱们出口的贸易顺差积累导致的。
好了,这是一方面,从外汇储备兑换我们没办法再换导致要去大量的买美债。
还有另一方面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原因。
早期像亚洲四小龙,比如香港都是出口型的经济体,但是他们的体量比较小,出口的东西很容易就被消化了,而我们中国经济规模太大,也就是出口的东西太多,外面要有那么多人能够消费才行。如果外面没有消费能力,我们的东西就卖不出去了。
我们再看看,欧美这一轮的创新经济,实际上他们的传统行业比如钢铁,化工,汽车,已经大量衰落,表面上看他们的创新部门仍然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众多周知的苹果,微软,脸书,奈飞。
整个国家的经济看上去发展的很好,但实际上他们的社会的贫富分化正在拉大。传统行业的衰落,底层的民众大量失业,他们很难参与到新财富的分配当中去,也是我们常常说的阶层固化。
这些民众的消费能力,实际上是不断下降的,欧美大量的消费下降,就会影响咱们国家的出口,这也是咱们不得不用大量的外汇来买美债,借钱给美国,让他们不断消费,其实也是在创造咱们更多的出口机会。
但是这个过程也不能一直持续,贷款的人依然很穷,借新债还旧债,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状况。
风险只会越积累越大,到2008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一来,欧美的消费能力就更加下降了,咱们的出口马上受到影响。 导致最近几年中国制造业都很艰难。
所以现在就出现两个现象,咱们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促消费,扩大内需,疫情是一方面,但其实没有疫情,也是要改变的。
另外川普这一届的领导风格更加保守,他们要排除掉移民的竞争,排除掉外国商品的竞争,保障本国人的福利,这也是为什么要对华为下手,前段时间还要求本国的企业搬回美国等政策。
好了,回到外汇储备,其实我们也不是没有改变的,毕竟这些钱放在手里,保值和增值是很不容易的。
咱们的外汇储备管理局也不断在改进这个局面,还是有一部份拿去投资的,只是占的比例大约是30%左右。
有一个投资案例是比较成功的,2012年的时候,投资了阿里巴巴10亿美金,获得了2.7%的股份。在2014年,阿里巴巴IPO的时候,这笔投资已经增值了400%,估值已经达到了50亿美金。
经过这一疫,世界秩序正在不断的改变,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未来20年,看中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