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091509/3f03604ed0be26df.jpg)
朋友圈突然被一个宣传视频刷屏,是之前工作学校东角的小四合院儿。视频中说,早在2018年2月14日,巩固庄福隆号旧址就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那时候,我的办公室就在小院儿,倒是看见过文物保护的牌子,和刻了“福隆号”的大石,却没想到当时还曾有过这么大动静。大概,是我过分不闻窗外事了吧。
最早听说这个小院儿,是同事赵跟我们一群小丫头逗趣儿讲鬼故事。她说,这个四合院原本是明朝某个皇帝的行宫,后来卖给李姓地主。再后来,李家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没收财产,一部分房子分给村民,另一部分建成了学校。
她还说,四合院里有一口被填上的井,那里边有一个小丫鬟的冤魂,她每天晚上都会出来哭。呜呜——她学得惟妙惟肖,听得人心惊胆战。然后她掐了嗓子:我都哭了这么多年,也没人去救我出来。你们好狠的心啊!
我和其他几个同事得落荒而逃,赵得意地哈哈大笑,指着我们骂“胆小鬼”。
第一次去四合院,是我工作第四年的时候。偶尔跟校长聊天,说起我从来没有去过传说中闹鬼的四合院。校长一路数落着我懒,责备我不够热爱学校,带着我和室友一起把小院儿整个参观了一遍。
校长讲的,和赵讲的某些细节有出入。比如,校长说,这是一个清代老宅院;闹鬼的不是密封得只剩一块大石头的水井,而是最角落的那个独立小屋。在我们感觉毛骨悚然的时候,他说,以后这个屋子就给你们俩当宿舍吧!室友激动得差点儿把头摇下来。
校长说,正房屋里的柱子是橡木的,房梁是楠木的,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
这些冬暖夏凉的房子,后来被当作画室,等教学楼建成,就只用来收藏艺术节的获奖作品。
百度详细资料,之前的说法被推翻。原来,事实居然是“建筑年月无从考证,但至少有150年的历史。”
还是看可信度更高的资料吧——
据《巩固庄中学校史》记载,1952年,该中学的前身徐水中学,系利用巩固庄一处地主宅院改造而成学校。当时,校门坐西朝东,用的是原来地主临街的大门楼。五磴石阶将一座巍峨门楼高高耸起,两扇大门漆成了红色,显得鲜艳而喜气。走进正门,迎面是青砖磨砖对缝垒砌的大影壁,上面端端正正挂着白底黑字的校牌——徐水县中学。影壁南边,是通向里院的一个垂花门楼。进了门楼,就是第一层院落了。
《巩固庄中学校史》还记载,建校之初,福隆号庄园共有三套院落,其中瓦房24间,平房36间,共计1200平方米。当年,青砖古瓦,古色古香,很适宜读书学习,颇有学院味道。
这所老四合院为两进院,最初的院门楼早已不复存在,二进院的正房也已荡然无存,但门房、一进院两侧厢房、高大的五开间过庭、二进院东西厢房,虽经过历年维护且局部改建,还是非常成规模,能看出当年的气派。
据说, 过庭内巨大的圆柱是当年建造西陵时遗留的木材,房檐处的太极图案都是当年遗存。另外,二进院正房虽早已拆毁,但其雕刻精美的柱础还在墙边保留者,仿佛历经沧桑的老人在默默坚守。
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我想念小院儿的那些果树了。它们曾经被我称为“我家的树”。
我办公室周围,有杏树、桃树、李树,还有山楂和海棠。最初,我只陶醉于这一片花海,打开门窗,满屋子都是淡淡的甜香。后来有一天,校长敲门招呼我:“毛桃熟了,出来摘几个吃。别的老师都吃好几天了,你怎么连门都不出?”
离开这个我工作了19年的学校,让我感觉最不适应的,就是每年果子成熟的时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