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出了个短片又赚取了很多人的眼泪。短片记录了三个贫困家庭的父母为子女做着最辛苦又薪水极低的工作,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女儿可以有学上,可以过得好一点。
泰国短片:人生的价值,要用什么来衡量
看到有一位妈妈:女儿考上了好的学校,但只能半工半读,如果她生在别人家里应该会好过很多。
女儿却说:我觉得很幸福,我有妈妈满满的爱,我不觉得我缺少什么。
一位不能给女儿提供更好条件的妈妈
女儿认为什么都不缺,只缺可以看到妈妈幸福快乐
大概每个小孩都会觉得自己的父母是最好的,自己的家庭是最安全的,就算心中羡慕别人家的家境富裕,也不会用它来换自己的家。
小的时候我家里条件很不好,爸爸有个朋友在事业单位工作,只有一个儿子。有次到我家来玩,跟我说:你到我家去吧,我供你读书,学费我来交。爸爸妈妈当然也是开玩笑说让我可以去。当时的我虽上小学,也知道这是一个玩笑,他们似乎期待我的回答,似乎也是看我的反应。
但我内心确实真正地在挣扎:如果我去了,爸爸妈妈会轻松很多,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可是我万一去了,不能回家怎么办?顾忌叔叔的感受,不能回来看他们怎么办?
所以,最后可能也是不负众望地,很害羞地说:我不去。
他们哈哈大笑。
再难的日子,也熬过来了。所以,爸爸回忆往事也经常说:我没什么遗憾,你们三个都已长大成人,嫁的人家也是我满意的。
父母一辈子的最大愿望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挣钱养家。为家人而活是他们的最大价值,他们虽然觉得很难,但也乐此不疲。
每每说起小时候的困难,都必谈双胞胎妹妹得痢疾那次。她俩恐怕才两岁,天天拉肚子,天天去吊水,都瘦的不成样子了;白天不睡觉,晚上还一直哭。大夏天的,爸爸在蚊帐里抱着一个,妈妈在门口抱着一个。我妈说,你爸急得也是掉眼泪。因为第二天还得早起去上班,晚上老是睡不好觉。就这样熬着,熬着,也熬过来了。
村里的医生后来说,要不是你妈妈用心照顾,都以为你两个妹妹活不了。
我一直以为我跟父母不一样,一直想追求自己的价值实现,做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才最有意义。可有了孩子之后,尽管还是那样的思维习惯,但生活的重心和时间的精力一直在向孩子这边偏移。
如果一天内面对孩子没有控制好情绪,一天没英语复习打卡,这自责和愧疚感比我没好好看书没做好工作的时候更强烈。我一直推崇的独立女性、事业女性的定位不知不觉地在动摇。
昨天,遇到了甜宝同学的妈妈,她说起自己的孩子也是充满了焦虑,给孩子报了好几个兴趣班,可孩子都是懒洋洋的不愿意参与。而甜宝完全相反,她热情很高,但我还在为她找性价比最好的兴趣班,还没报名。
我俩聊着聊着,我突然也有一个想法:如果甜宝生在她家,会不会好很多?有更好的幼儿园,有更好的出门看世界的机会,有更多的物质条件满足她更多的学习和未来的想法。
是不是我爸当年也这么想过。
是不是做父母的,一旦发现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就特别觉得对不起孩子。所以,都会希望在能奋斗的年纪选择多多努力。
认识一位老板,已年近50,有三个儿子,最小的刚上小学。他每次聊天经常说:上有老下有小,为儿子挣钱。尽管事业做的很大,仍然有激情奋斗。刚开始我们都觉得这是玩笑话,另一位事业做得更大的老板说他“不应该为孩子奋斗,应该让他们自己努力,自己奋斗”。他反问:你50多岁还这么能干为了什么,挣的钱想留给谁?
一句话问住了所有人,奋斗是为了自己的价值实现,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被誉为人才魔术师的蔡笑晚,他的6个子女中有5位博士和1位硕士,他说“我的事业是父亲”,并把培养孩子的多年经验凝结在了一本书里。这应该是把父亲做到极致的一位代表。
蔡笑晚的书《我的事业是父亲》
我大概读高中的时候,困惑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偶然间在《读者》杂志上看到毕淑敏对大学生的回答:人生本没有意义,需要你自己给它加一个意义。
当时的我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后来为了实现价值而努力,现在的我,为了让父母生活无忧,孩子健康,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努力,这就是我的人生的意义。尽管,我的人生价值,可能大部分体现在孩子那里了。这也并不丢人,我也没有失去自我,这是身为父母的人生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