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一篇文章,整体要求就是加强最新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只强化自身建设的要求,这个通知还要求以宣促学,采取分众化、对象化的方式对他人进行宣讲。这里,我就有一个疑问了,什么是分众化、如何做到对象化。
对于不清楚的概念,我一般都会尝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搞清楚是什么,说明白为什么,为怎么办打下基础。
是什么:从字面意思理解,分众化应该是区分大众的一种方式,按照大众的不同分类,有针对性的开展宣讲,比如女性群体、青少年群体。对象化可能是根据职业特点进行的分类。至于对象化,我觉得可能更多的是针对宣讲个体对象提出的。
为什么:大多数人生存的核心就是利己,当某种特征让相同的人群在一起之后,他们再接受新知识、听新的宣讲内容的时候,就会容易自动找寻共同的话题。所以坚持分众化、对象化宣讲,实际上一种定制化宣传的方式,有点类似短视频网站的大数据推送,毕竟大多数听宣讲的时候,还是希望多听到关联自己紧密、感兴趣的内容。
怎么办:要想在工作生活中,实现定制化宣讲,首先就是要用好分类力量,比如让老师结合自身工作给其他老师讲。让孩子熟悉文字材料之后,用童言童语给其他孩子讲。然后就是加强训练,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宣讲要求,所以平时要多阅读一些相关书籍,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多实践,最终掌握定制化宣讲的方法。最后就是注意素材积累,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关注点,平时在收集素材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做一些收集和归类。
今天的小“心得”让我感触很多,我觉得有几个值得我长期反思的地方。一是用好他律。我曾今说过,作为职场人士,最好的他律场景就是工作需求,所以我这次的主题范围就是来自于工作领域。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因为对概念的不知晓,所以带着解题的思路写心得。三是加深了对新概念的认识,输出就是最好的输入,因为有了认识,所以我学会了如何提升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