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电视回放功能,终于把《军师联盟~大军师司马懿》(以下简称《军师》)看完了。看了不白看,扯几句。
一
《军师》应该算比较少见的古装剧,它不像《三国演义》《水浒》《大秦帝国》等戏剧那样,基本忠于文学原著;也不像《琅琊榜》《花千骨》之类,完全是无中生有,硬攒出来的故事。比前两年流行的各种“戏说”(比如《铁嘴铜牙纪晓岚》等等),《军师》稍微严肃一些,有点儿想“还原历史”,“恢复司马懿的本来面目”,但从播出的上半部分来看,编导们似乎力有未逮,结果故事是亦真亦幻,故事中的人物也就只能让人半信半疑了。
为什么是司马懿?应该说,《军师》的剧本写的很下功夫,其故事素材应该来源于《三国志》《晋书》《后汉书》《世说新语》以及《三国演义》等正史野史和古典名著,再加上作者的合理想象,以及不那么合理的杜撰,编出来一套故事。
《军师》的故事肯定有瑕疵,某些事情的发生与历史记载严重不符。简单举例,比如,甄宓并非曹操指定嫁给曹丕而是曹丕自己强娶的,曹丕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的时间比剧中说的晚很多,等等。关于张春华、柏灵筠与司马懿之间轻喜剧式的爱情,史书未见记载,只能佩服编导丰富的想象力了。当然,这种大丈夫怕老婆,一妻一妾和谐相处之类的故事,可能适应当下观众的审美偏好(据说,该剧女性观众较多,说明故事能吸引人) ,某些胡编乱造的东西也就不必苛责了。
二
吴秀波为此剧可谓殚精竭虑,参加编剧、导演,担任制片,并且主演了司马懿。
为什么是司马懿?于和伟演的曹操,实在是好,尤其是在其将死之时,舞槊赋歌那场戏,令人震撼,他自己唱的那首《短歌行》,荡气回肠!有了这个曹操,此剧大大增色。
李晨演的曹丕,基本上中规中矩,其中演的青年时代的曹丕看上去风度翩翩,比较可信。但在处理与曹子建、甄宓、郭夫人等人的关系时,表现的比较生硬,暴露出演技不足。
吴秀波自己演的司马懿也很有看头,下了大力气。可以断定,他在这部戏里下跪的次数,空前绝后。他努力塑造司马懿的性格——沉稳,坚忍,圆滑,足智多谋且老谋深算,有点儿惧内亦不乏好色之心……他甚至为司马懿设计了一些小动作,打五禽戏,盘弄手指,特别是那个“鹰视狼顾”的经典动作。
为什么是司马懿?但是,吴秀波式的司马懿并不完整。在三国时代,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都算一时豪杰,但司马懿绝对是军事大家。他给曹操谋划的联吴制蜀策略,让孙权的人干掉关云长,坐收渔利;他主持的屯田战略,让魏国立于不败之地;诸葛亮那么精明强干,但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一而再再而三地败在司马懿的手里。司马懿的真实一面,本应在此多体现。可惜,吴氏司马懿没有看出军事统帅之才。电视剧在司马懿与杨修之间的勾心斗角,与曹真曹洪等曹氏宗亲们之间的尔虞我诈等方面大费笔墨,不免有些主次不分了,甚至可以说是以次充好了。
三
司马懿究竟是个什么人?
为什么是司马懿?陈寿写《三国志》,没有专门写司马懿,只是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对其有所提及。在《晋书》中,司马宣王是第一号人物,当然有重点记述。不过,无论正史野史,对司马懿的评价都不是很高。与“卧龙”“凤雏”相比,对司马懿“鹰视狼顾”这种外在的描写,贬义十足。按江湖术士的说法,这是说此人阴狠狡诈,意思很明白。
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京剧《空城计》中,司马懿是个白脸奸臣,的确是狡诈多疑,色厉内荏。这或许受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影响,“崇刘抑曹”,奉汉室为正溯,曹魏篡汉已经是大逆不道,司马氏助纣为虐当然也不是什么好鸟。何况,司马懿父子最后又篡权夺了曹家的江山,更让人觉得阴险。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让司马懿一家背了千古骂名。
《世说新语》中关于司马懿有两段记述挺有意思:其中一段说,将军郭淮的夫人被牵连进一起案件,本该处死。郭淮向司马懿求情称,我有五个孩子,妈妈死了,五个孩子活不下去。五个孩子若不在了,俺也不想活了。结果,司马懿赦免了郭淮的老婆。这是不是很人性?
另一个记述说,司马懿的后代东晋明帝司马绍想知道自己家的创业史,王导就老实不客气地告诉他,当年司马懿怎么“诛夷名族,宠树同己”,怎么把老曹家赶尽杀绝。司马绍听后哀叹,俺们司马家看来也干不长啊!这,是不是说明司马懿心黑手狠呢?
既然司马懿是这样的人,为什么吴秀波要投入大量资金(据说超过4亿)精力去重新塑造他?三国时代,天下大乱,兵祸连年,门阀豪族割据四方。司马家族的崛起并没有带来长久的安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分裂反而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历史事实面前,怎么能解构一个“不一样的司马懿”呢?
也许,“军师联盟”还要编出三国时代其他军师的故事,比如诸葛亮、鲁肃、张昭、程昱等等,拍一个系列?但这难度较大,故事不好玩儿,也不会有人投资。
又或者,吴秀波们想重点宣传司马懿的个人魅力,比如他的坚忍。民间有个段子说,司马懿能成功,就是因为他能忍能熬,而且长寿,把怀疑他防范他,可以制约他,智商高于他的曹操、曹丕、诸葛亮等人都给耗死了,自己坚持到了最后。从这个角度说,司马懿习练五禽戏的描述,似乎可以再发挥一些。
当然,《军师》还有下半部没有播,等播出后,再看看司马懿有什么“不一样”吧。
四
我看古装历史戏,比较关注服装道具、人物语言等方面的细节。细节准确与否,可以判定编导者是否用心,是否够水准。有的戏刚看一两集,看到汉朝的官穿着明朝的官服,听到战国的人念唐诗,马上换台。
在细节方面,《军师》的水准相当不错。
一开始看到曹操的士兵手里拿的是刀不是剑,感觉就很靠谱。因为从西汉以后,骑兵为作战主力,砍击力量更猛的刀成为主要兵器,剑基本上退为礼仪性的佩饰(一些武侠可能喜欢用剑)。
电视剧中有吃葡萄的场景 ,很准确。曹丕《与吴监书》中,就提到了葡萄这种“中国珍果”。剧中人喝酒,用的是耳杯,酒不是从壶里倒出来而是从“尊”里舀出来。司马懿家的灶台上有蒸笼,一些大臣在街上买蒸饼,这都有据可查,因为那时发酵食品已经很普遍了。
为什么是司马懿?司马师娶亲的一场戏,从新娘的团扇遮面,到夫妻二人对饮合卺酒,一步一步的礼仪步骤显然是经过严格考证的,观众可以从中看到古代的婚礼仪式,挺开眼界。还有作揖的礼仪,男的左手在前,女的右手在前,剧中人基本做的不错,也表现出一种态度。
当然,剧中也有疏忽。比如,马镫在三国时代还是单侧镫(有考古证明哈),剧中出现的都是双侧镫。曹操当魏公时,冕旒弄了十二串 ,荀彧、杨修、司马懿在他面前自称“臣”如何如何,这似乎都不对。不过,与其他许多烂剧相比 ,《军师》的小小疏漏可以忽略不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