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正儿八经看完的书,一只手就数得过来。囤了很多书,各种各样的,单分类就有几十种,上千本书,偏偏是一本没看。每次想起来要看书,就觉得是做一件大事一样,要焚香、换衣、安安静静的端坐在书桌前,备好纸笔才能看书。但那里来的那么多时间,于是就一本没看。
前两周看了《15分钟阅读法》后,快速了扫了几本书,然后又消停下来了。总是这么反反复复的,也不是一回事,还是应当正式的写篇文章,以此做为标记,开始行动才好。
接下来我要怎么行动呢?
1.挑出我要看的书
周末将手头的电子书整理了下,挑出:项目管理、问题解决、认知心理、行为设计、个人成长等几大类,放到坚果云中,在各个设备上同步好。
2.选择合适的看书媒介
当前首选的阅读媒介是PAD。强列安利PAD上的阅读神器margin note3。一边阅读一边就可以把内容整理为导图,阅读+收集+整理一步完成,非常省心。
其次是使用电脑上的软件CALIBRE来阅读电子书,一边阅读一边可以将重点内容复制到电子文档中,相对来说也比较便利。
最后是纸质书,一边阅读一边对关键词和重点句子划线,形成阅读笔记。纸质书的阅读体验是最好的,但后续的信息整理比较花时间。
3.阅读过程中注意点
1)在开始看书前,问自已一个问题:我想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什么?
再简单的问题都可以。只要有问问题,就等于给自已看书设定了一个目标。在接下来的看书过程中,你就会无意识的带着这个目标去阅读,从而吸收到更多的信息。
2)带着这个问题,扫视序和目录,获取感兴趣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就类似于问题的拓展,将一开始的问题想象为一个小筛子,当看完序和目录后,你就拥有了一个大筛子,可以筛出更多的书本信息。
3)看书
我个人习惯很快的看书,同时在看书时划线,做做笔记。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已的方式,但不要限定自已必须看完。只要有在看,就会有收获。在心里种下这个强烈的意识。只要有在看书,就是看过了。而不是非要看完书,才是看书。
4.阅读后复述,做卡片,加深记忆
看完书后,可以简单的同他人分享下看书的感想和收获,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印象就会深。
我还计划在早上用语音写作的方式来描述书的收获,很杂乱也不要紧,只要有想法就很好。
还可以采用卡片的方法。晚上看了书,早上写下关于这本书的关键词。肯定是记不住多少的。但是能记住的,一定是感触最深的。然后再回去翻到这个感触最深的点去前后看。
我个人的一个误区是习惯性的去看与我观点相符的部分。现在要开始改变一下。去看下与我观点完全不符的部分,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他是怎样来论证的。
5.输出
每本书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做为纪念,纪念与这本书相遇的美好时光。有机会的话,把书的内容在文章中,与人交谈中展现出来,也是件很棒的事。
好的,就这样开始行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