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说:“平凡简单,安于平凡,真不简单。”这话不假,许多人于少年之时便满怀一份鸿鹄之志,以为将来必有番大作为,为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满分卷。有志向确实好,但大多数时候,我们注定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平凡的人,只能交上一张勉强及格的答卷。
平凡只是一个相对的评价标准,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如若所有人都超越了这个标准,那么这个标准便再往上升,始终将大多数人限于其中。所以说,平凡,只不过是与大多数人处于同样的境地罢了。
但平凡,就真的一无是处吗?我想不是。无数平凡者,建筑了这个世界的一砖一瓦;无数平凡者,成就了万千伟大之事的基础。如果每颗星星都自认平凡渺小而不发光,那就没有星空了。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伟大中包含着平凡。
虽然我们平凡,但我们仍可以于平凡的生活中,成就不凡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贡献。
白方礼老人是一名人民教师,从1987年开始,白方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 蹬三轮近20年,35万善款,圆了三百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去世时,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一分不剩。
这位老人的人生是平凡的,但他的精神却是伟大的,这位老人亦不过是中国千千万万教师中的一员,还有那么多默默无人的平凡人,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在19世纪的一个冬天,一位小男孩。出生在了一个贫穷的家庭,因家庭条件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他12岁时,父亲因负债被捕,被关进监狱,母亲去监狱与父亲同住,无奈之下,被迫到工厂做童工,他被厂主安排在橱窗,像猴子一般被来往的孩子讥笑。但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人,在1859年写出《双城记》,享誉中外。
狄更斯的成就无疑是辉煌的,他的人生却是平凡的,他只有卸下了的那些不凡的包袱,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才能浸淫于创作,发掘出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
平凡与伟大是相对的,亦是相似的,平凡是低调的伟大,伟大则是高调的平凡。但平凡绝非我们不思进取的借口。平凡是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再努力,在自己的能力下做出应有的作为。而平庸则是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在不曾努力下了却了自己的一生。
人只有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安于平凡,才能活得乐观坦然,而人若接受了平庸,安于现状,便是真正的放弃了,放弃了努力,放弃了人生,放弃了自己应有的一切。可以平凡,不能平庸。
王小波言:“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但正因如此,我们就要在走向庸俗下,坦然自己这一份平凡,即使最后只是一份及格卷,亦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