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稿:
广播员男(下同):各位听众,您好,我是白帆,欢迎大家收听我和兰江主持的这次节目。【欢快的乐曲起
广播员女(下同):各位听众,大家常说:“众口难调”,的确是这样。在饭食方面,人们都有自己的爱好,比方说:有的人爱吃馒头,可有的人却喜欢面条。然而,出自于我们家乡的李连贵大饼却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它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呢?好,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们一起去访问李连贵大饼铺吧!
【音响,店堂嘈杂杂声
男:我们随着川流不息的顾客一起来到李连贵大饼铺。它位于站前三马路,门口挂着一块很大的金字招牌,上面写着“正宗李连贵熏肉大饼铺”。
女:我们走进店堂一看,二十左右张餐桌真是座无虚席。这里人们有的在细细品味那外焦里嫩的大饼,有的就着熏肉在开怀畅饮——。
男:哎,兰江,你看靠窗户的那位老大爷要吃完了,咱们过去和他唠唠好吗?
女:好!
现场记者:大爷,您好象是从外地来的?
被采访者大爷:我是从上海来的。
记者:啊,从上海来的,这位是——。
大爷:这是我的儿媳,这是我的小孙女。
记者:您是第一次吃到这种饼吧?您感觉味道怎么样?
大爷:我北方话讲不好,我在上海就听说这种饼很好吃,所以到四平慕名而来。
记者:啊您是慕名而来的。
大爷:这种饼很好吃的。
儿媳:他是特意来尝一尝。
大爷:这的熏肉也不错。所以我就和儿媳,小孙女一起来吃这种饼了。
记者:今天吃的怎么样?
大爷:还不错!挺好的。就是人多了一些,挤了一些。
记者:啊,人多了一些,但这东西还不错,挺好的。
记者:谢谢您了。
大爷:没关系!
记者:祝您在东北期间精神愉快!
大爷:好!谢谢!
女:哎,白帆,顾客这样喜欢熏肉大饼,那咱就到灶房去请位师傅给大家介绍一下李连贵大饼的做法吧?
男:正好,我认识做饼的王师傅,咱到里边去找他。
【灶房里的音响
记者:王师傅您正忙着哪?
王:啊,来了。
记者:有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吃你们这儿的大饼,您能不能给听众介绍一下这饼是怎么做的?
王:这饼的面就是普通的面。这油就是用煮肉的油。用肉料煮肉的油和成酥。这就有独特的风味了。
记者:啊!您能讲讲做饼的程序吗?
王:先把面下成剂子,再把剂子擀平,把酥抹到剂子里头。
记者:这个酥就象饼里头的馅似的,是不是?
王:对!对!这酥里有花椒面,还有精盐。再往下,是把它抻出条来,叠七——八层,完了两头一合,封口。这样,就做出一个生饼坯,最后赶成片,就可以烙饼了。
【音乐起
女:各位听众,用这种方法做的大饼形如满月,外焦里嫩,松软浓香,余味悠长。
男:各位听众,您如果有机会来到这里,买两张饼,来碟熏肉,再喝上几盅酒,那您一定会大饱口福了。
女:哎,白帆,这和半天咱们竟给大伙说大饼做法了和风味特色点了,差一点忘介绍李连贵大饼的来历了。
男:可不是吗,咱现在就请这个店的经理给大伙说说吧。
【音响,经理讲话
经理:好!我来讲一讲,李连贵大饼铺于清光绪21年(1895年),在梨树县开始营业的,当时营业面积比较小,人员也比较少。后来,经过各方面支援,附近有一位老中医给添了几位肉料,打这以后,大饼更有滋味、更受欢迎了。
记者:啊,这几位肉料使饼的风味儿更浓了一些?
经理:对!一九四六年大饼铺移到四平来。到四平来的是李连贵的儿子李尧继承了这个传统。
【音乐起
男:李连贵大饼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可是,它真正发展起来还是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一独特的传统技艺,一九五八年特邀李连贵儿子李尧到北京献技。建国后,李连贵大饼铺接待了国内千百万顾客。李连贵熏肉大饼已远近闻名。这里成了款待来宾、招待亲朋喜庆欢聚、品尝佳肴的地方了。
女:各位听众,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在刚走进店门的时候,给大家介绍说牌匾上写着正宗李连贵大饼,为什么说是正宗呢?因为,李连贵的第四代传人,就是李连贵的重孙子李煜现在就在这里工作。我们在熏肉锅旁和他唠起来。
【音响 对话
记者:哎,李煜同志,你做的饼手艺是跟谁学的?
李煜:那是跟我爷爷学的。
记者:啊。
李煜:我爷爷五八年到北京献技,跟毛主席、刘主席都合了影。现在,像片还在我家挂着呢!
记者:啊,现在还有像片呢?
李煜:对!还有,因为国家领导人这样重视,我爷爷就更用心向我们传授技术。他毫不保留地把技艺都传给了我。我爷生前嘱咐我,一定好好干!多为人民服务,做出成绩来。
女:各位听众,这次节目结束时间已经到了。我们给您介绍了李连贵熏肉大饼,您听了以后感到满意吗?饭店的经理让我们转告大家,欢迎你们到这里来做客!
此稿为现场采访稿,前去采访的人还有:蒋贵、殿君
一九八四年十月十日
注:打字到大饼酥用料,本想不发这篇稿了,怕有露机密之嫌疑。没想到在网上搜索“李连贵”,发现不但熏肉用料都准到克,大饼用料也是如此。故此稿没有泄密之嫌!另采访处地点原三马路,现早已改造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