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是做数码3C的,所以要求我们的软文要么宣传公司,要么跟行业相关,要么跟产品密切联系,所以不管你的文章怎么写,都得遵循这些规则,不然,不然领导不给过啊!他会让你一遍一遍的改,直到你妥协为止。
我是属于做事慢吞吞的人,就是拖延症。还挺严重的。但这次一个小时完成公司的文章,是从来没有过的,因为文章写的是母亲和我朋友圈的故事,内容既达到了领导的基本要求,又是我现实生活的写照,所以写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看来真实的故事才是创作的源泉。
下午三点发了文章,截止下班时间三个小时不到,阅读量5800,留言170多条,数据看起来还可以,但是在这里我不想谈什么所谓的PV、UV,我想说,我从这170多条留言里看到了好多温暖,好多故事。关于父母,关于子女。
我想分享其中八条留言,八个故事,给大家。
1:刚刚在医院查询甲亢,肝功能受损,正在跟医生谈住院的事,妈妈打来电话说没有钱,没有的话她有,瞬间泪水无声滑落,“妈,我有钱。”挂完电话,医生说不紧张,得个病还哭,她殊不知我泪流满面的原因。
2:老母亲已经70多岁了,离家有二十年了,每年只是过年回家的看看母亲,一辈子也没有过用什么电子产品,去年却买了个MP3,让我教教她怎么用,还转门回去了一趟。
3:老妈:儿子,这飞行模式只有坐飞机才能开啊,那我一辈子不坐飞机它是不是就没有用了啊,真不知道设计师是怎么想的。我:没事,等我工作挣钱了,带你坐飞机去旅游,你就可以用它了。
4:我是妈妈微信里唯一的好友。每次发照片,她都说,朋友圈的照片蛮好看的。每次打电话都说,没什么事,就是想你了。
5:老爸老妈买了智能手机后要玩微信,让我教他们,正好在家就一点点给他们说,后来妈妈教邻居的一个奶奶玩微信的时候很自豪的说:这还是我闺女教的呢~前段时间爸妈经常转账,也不会用支付宝,所以每次都让我来,我开视频教他们,结果教了好长时间也没学会,爸爸说:唉,我们文化低,学不会啊,别教了,别让你同学听到了笑话我们。瞬间我眼泪就下来了。爸爸妈妈,我永远都不会嫌弃你们,无论别人对你们有什么看法,我永远都爱你们!
6:到了被催婚的年纪,每次打电话都要被念叨,嫌烦所以很少跟家里打电话,前段时间爸妈换了智能手机,弄了微信,他们以为我不打电话回去是因为怕电话费太贵,用微信就不用话费了,他们不识字,却在笨拙的学着用微信,好多时候因为不会操作发过来一堆空的语音,突然觉得好愧疚,爸妈都老了,能陪伴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有空多打打电话回家。
7:因为跟妈妈离得远,所以想教妈妈学习一下如何使用手机跟我们视频聊天,我就给妈妈买了一个小米手机,开始很有耐心的一点点教,可是妈妈的问题太……每次妈妈都问我输入法怎么切换?用哪一个手指有规定吗?怎么打开这个呢?这个是怎么弄出来的……被迫我只好把所有的步骤写在了一个本子上,所有的步骤,让她像查字典一样的一点点去找了,对于手机,她现在用得可熟练了,佩服妈妈。突然好想念她。
8:每逢过节,我想回去看看她,母亲说,别回家了,省着路费买房子。
逐字逐句看了每一条留言,真的特别感动,记得留言里面有个网友写了700多字的留言,满满都是对父母的记忆,也许内心的情感积压很久了,借此宣泄,不管怎样,表达出来总归是好的,不管通过何种方式。
回过头想想,我们长大了,毕业了,结婚了,父母却也老了,我们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见面也变得越来越难。而他们却为了跟上我们的节奏,笨拙地去学用智能手机,去学发微信,每天去看无数次我们的朋友圈,只是想知道孩子过得好不好。他们一直在用他们的方式用力爱我们。
龙应台《目送》里有一段话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关于这种话题我总是故意避之,我知道,我现在还做不到坦然,我只是觉得趁我们还年轻,趁他们还在,好好珍惜,拼命珍惜。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七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