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抚琴舞风海棠形银茶托

抚琴舞风海棠形银茶托

作者: 老卡2008 | 来源:发表于2020-08-07 09:06 被阅读0次

年代:唐代

收藏单位:西安博物院

抚琴舞凤海棠形银茶托,1968年1月西安市城建局送交。口径21厘米,底径15厘米,重241.5克。

茶托的形状恰如海棠形,宽边,圈足已脱落。盘内左侧坐着一位头顶束发,身着交领长袍的逸士,双腿蜷曲,席地而坐,双手似乎正在弹奏膝上放置的一把古琴。逸士褒衣博带,双目视琴,一副隐士的形象俨然而出,逸士身后有一童子执杖恭立,侧耳细听,逸士的对面一只仙鹤听闻琴声之后振翼起舞。茶托的四周各有一座叠石,空间填着一束折枝萱草。外侧以菱形几何纹带及如意云头各饰一周,边缘又饰石榴仙桃和折枝花相间。盘体模压成型,纹饰錾刻,表面鎏金。是唐代茶具用品。

这件茶托中出现的是逸士、童子、古琴,他们与周围的仙鹤、石榴、仙桃、折枝花构成一幅美妙的高士隐逸图。逸士、童子、古琴与周围的仙鹤、石榴、仙桃、折枝花构成一幅美妙的隐逸高士图。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工具,仙桃在中国的传统纹饰题材里是健康长寿的象征,松风明月、白云野鹤是道家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反映。初盛唐时期,受当时的那种闳放、博大、开朗、粗豪的社会心理影响,人们普遍显示出一种宽容、进取、自信的生活态度,他们用整副身心去拥抱生活,迎接生活挑战。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及其以后的社会动乱,造成了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体系的动摇,也打破了人们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此后随着唐文化向宋文化的转化,中国传统文化逐渐由盛唐时代的外向型转向内倾封闭型,文人士大夫们的生活态度由积极入世转向消极遁世,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逐渐变为主静去躁、守气养神、进而追求精神上的清高脱俗了。

此盘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人物纹海棠形银盘、鹦鹉纹海棠形银盘、山西省繁峙县海棠形银盘、浙江省临安县唐昭宗光化三年(897年)钱宽墓出土海棠形白瓷盘形制基本相同,为晚唐时期的作品。

相关文章

  • 抚琴舞风海棠形银茶托

    年代:唐代 收藏单位:西安博物院 抚琴舞凤海棠形银茶托,1968年1月西安市城建局送交。口径21厘米,底径15厘米...

  • 玉手抚琴舞春风

    文/暖风浅浅 这几天阴冷的天气让人倍感寒冬的漫长,一份阳光的期盼也成为岁月里的奢侈,挽着二月最后一天,迎来了三月。...

  • 游园踏春

    风拂海棠舞,柳摇杜鹃啼; 落红非无情,惊觉恍如梦。

  • 诗词点评《海棠情》

    海棠情 作者:王文纲 昨日红颜映海棠,今晨银雪封旧妆。风吹瓣舞浓霜起,难觅情牵落哪方? 東樹简评: 心有所寄,却...

  • 戏雪映童趣

    冬之初雪,戏而舞之,倏现童趣,甚悦,即兴书而记之。 西北彤云意阑珊 拈作银絮舞九天 即兴抚琴和一曲 倏忽美景映童年

  • 2018-04-26

    清代宣德款铜胎措银高浮雕人物海棠形四足双耳炉D 尺寸:高15cm宽19cm 重量:2.86公斤#

  • 草木虫鱼鸟兽 ——玩一玩虫鱼,看一看花草

    秋海棠 秋海棠,北京甚多。诸花多为五瓣,唯秋海棠为四瓣。北京有银星海棠,大叶甚坚厚,上撒银星,杆亦高壮,简...

  • 仲春即景

    春分已近备耕忙 蝶舞风轻野海棠 小子不知农事早 桃花树下钓清江

  • 菩萨蛮·听雨

    楼台听雨花陪住, 海棠窃笑风亭处。 今夕雾无垠, 烦忧盼月人。 枝梢烟翠角, 树下飞禽掠。 昏晚抚琴声, 闲窗透烛明。

  • 凤求凰

    凤求凰 绿林凤抚琴 青风凰旋舞 玄衣遮琴角 素袖掩半俏 天地凤求凰 山海凰囚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抚琴舞风海棠形银茶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gx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