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大女儿雅雅从学校回来,一回来就和我兴奋地讲本周学校发生的趣事。
吃过晚饭, 我正在电脑前看资料,雅雅走进来,接着给我讲这周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特别是语文老师,讲诗经的奥妙之处,同时感慨她们没有学习诗经实在可惜。从雅雅的眼神里,我看出她又想让我买书。关于买书,我是从来不吝啬,马上拿出手机,打开某东,搜索之后准备下单,雅雅趁机补充说上周她在学校看到本好书——《把栏杆拍遍》,知父莫若女,我经常喜欢打包买书的习惯,被她摸得一清二楚,诗经风雅颂再加《把栏杆拍遍》四本,一并下单。
雅雅满意地转身离去,看着雅雅的背影,我感觉现在的学生真的不容易,学的科目不仅多,还要各种比拼,用时髦的话讲,内卷。雅雅现在读初一,从她小时候起,受我的影响,就特别喜欢语文,小学时,我给她买了成套的《米小圈上学记》,她在三年级的时候,居然能模仿着写出《王小雅上学记》,笔记本还在班里被传阅,每次开家长会,别的家长都会特别佩服我。读到四五年级的时候,她的作文经常会成为班里的范文。小学没有读完,她已经把我书架上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读完了,还特别要求购买《红楼梦》学生版,六年级的时候,我了解到她最喜欢的作家是萧红,那本《呼兰河传》,是她用六一儿童节购书劵买的。
惭愧的是,我经常读书如同囫囵吞枣,只是一味贪多,自打去年雅雅读初一之后,她和我讨论的很多话题,我理解起来已经有点困难。特别是去年,她和我谈,写作时的镜头感,什么先是长镜头,然后镜头从天上要到地面,再拉近。我完全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学来的。初一第一周回来,她向我炫耀作文本,语文老师在她本子上批注:“将来你能成为一个作家,我一点儿都不惊讶。”
但是升学毕竟是全面竞争,只是语文好,极容易偏科,从而造成升学失败。上学期末考试,她虽然考试还不错,但是数学分数比较差,如果数学能达到语文的地步,她考得会更好。出于让雅雅全面进步的目的,我从今年开始逐步控制,尽量减少买课外书,除非她主动提出来。
不曾想,我越控制她,她越是要往语文方面发展,每周回来总要和我探讨下语文老师讲的内容,甚至关于读书怎么读,也是她讲给我的。我慢慢感觉自己在文字上面落后于雅雅了,加上简书上老师们也强调精读,便买了一堆书,准备精读。
“爸爸,你上周给我说的那套《红楼梦》,能不能拿给我看下。”思量间,雅雅又出现在我门口,她指着我的书架问。
不想让她过早的陷入这些大部头作品中,太消耗时间,如果一味沉迷,估计会影响其他学科的成绩。我很理智地表明,这套《红楼梦》是脂砚斋批评本,很多古文,不容易读懂,现在她还不到读的年龄。其实,我内心也想自己认真读一读,不太舍得给她。雅雅解释说,她小学时候就读过《红楼梦》学生版,有点印象,而且古文即使不懂,又不是每一句都不懂,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加深理解。
我还是担心她陷入其中,不肯把书拿给她,我随手取下一本《小词大雅》,不太厚,对她说:“要不你读这本吧,一位大专家解读诗词的,对你学习很有帮助。”
雅雅接过书,随手翻了几页,又递还给我。她觉得这本书很多诗词,她们涉及不到,还是想要看《红楼梦》,而且很想看带批注的版本,刚好加深理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唉,早知道上周不在她面前吹牛了,其实到现在,《红楼梦》我也只看了两回,这套书又实在精美,我真有点担心她拿去,不知道爱惜。需要再想个理由,一定要拒绝她。还是拿她成绩说事。
"你上个学期数学都有点不太理想,这学期还是抽点时间,好好练习下数学。"
雅雅一听到好好练习数学,马上说她上周的测试,数学已经提上来了,让我放心,如果不把《红楼梦》拿给她的话,她上课容易走神,反倒不利于学习。
这是在威胁我啊,明目张胆地和我抢书。我把老师搬出来吓唬她,说老师不准往学校带这么厚的书。雅雅明显不吃这一套,上学期《这里是中国》,那么厚,老师不但没批评她,反倒向她借书看。
雅雅看来势在必得,我有点不甘心。她一拿影响成绩说事,我又无可奈何。就这么轻易地把书给她,我也不舍得。需要约法三章。
“拿给你可以,一你要保证下次考试成绩不下降,二每次只能带到学校一本,三你要爱护书。”
雅雅满口答应,拿到书,飞也似地跑出去了。
有女如此,实属无奈,由她去吧,还好她的爱好是读书,算来也不是什么坏习惯,只是不要影响成绩就好,德智体美劳需要全面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