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一期督导班的学习,总体感觉非常的有必要,尤其是督导老师提出的,我们先不强调你怎么做心理咨询,而是如何成为一个更好更和谐的人,这个观点是我深切体会到的,因为很多的咨询师在接待来访者的时候,自身的问题是很多的,这就出现了如同2012年四川地震出现的情况,人们后来说到的,有三防:防地震、防塌陷、防心理咨询师。可想作为心理咨询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给别人,给社会造成了多么坏的影响。
所以咨询师的成长就是个很有必要的问题,那么我就说说,我在接受督导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对我触动很大的事情。我们的督导老师在说到一些依恋关系的,孩子到底在几岁与母亲分床睡合适?
正当大家讨论激烈的时候,有人提到孩子在几岁断奶合适?大家纷纷都指出,有8个月的、1岁半的、2岁半的。最后众多同学都与老师达成了统一的观点:孩子一岁多就是断奶期。那么我的观点是3岁多合适,我也举出了身边人的例子。
这时,督导老师出现愤怒的样子,说:“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学习心理学的,你很早从09年都学习了,还没有意识到人的发展规律,你如果还以这样的心理教育孩子,那么我不是诅咒你这位身边人的孩子,后期问题会很多的。”
看到督导老师这样愤怒的样子,我很担心,也有点后悔在我们成长的团队中说出这么个敏感的问题,让老师这么的对待我,对我都大吼了,而且还这么严重的后果。我当时脑子里全是后悔与难过。
在之后与大家分享各自的感受的时候,我又对督导老师提出了我的感受:“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这一问题会让老师有如此的反应,而且还出现了愤怒”。老师说,他的这种反应可能有点过于激烈了,以后会注意。
而我也知道,老师是处在一个非常生气的状况,因为他说,作为一个从2009年就开始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女性来说,怎么还依然这么固执的认为孩子到了三岁了还不断奶呢?孩子正常的断奶年龄从一岁多开始,这是多少年来人们通过科学的研究而得出的。
我们人的一生都在经历着分离的状态,第一次是从妈妈的子宫分离出来,第二个阶段是断奶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上学的阶段。清晰的表达着,我们人类的生命从出生开始,那些分离就是对我们的考验与蜕变,而在这一次次的分离中,我们的人格、情绪、态度,都是潜移默化的在形成。
我想到了,假如我的情况遇到了罗杰斯,他会作何处理呢?我坚持说,我认为孩子吃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6个月以后,不是补充营养了,而是一种心理安慰。对于那些说母亲的奶从6个月以后就已经没有营养了,应该断掉的人,我想对他们说,吃母亲的奶也是安全感与信任感的建立。孩子从0岁到3岁,这个阶段如同埃里克森八个阶段说的第一个、二个阶段为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愧和疑虑。尤其是安全感的建立。
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指责后,我的心理有个声音在说:你怎么知道我一直在学习心理学呢?从2009年考了个三级证后就再也没有想过,直到2014年生了孩子出现抑郁,在寻求帮助的情况下,到2016年才开始考取二级心理咨询师证,接着才大量的看书,学习了沙盘疗法、绘画疗法的。这之间,虽然学习了技术后依然不会咨询,自己的问题也很多,这才继续找寻成长的道路,作为一位资深老师,为何就这么笃定了我学习心理学已经学死了呢。起码我是医治了自己的抑郁症呢。当我这样在心里对老师说的时候,我发现我是十分的想要得到老师的肯定,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说,难道是我从小没有得到肯定的缘故,或者是父亲与母亲的力量的缺失,安全感的缺失?
在感知到了督导老师的对我的表现出的态度后,我想到了自己的作为,在我遇到这样的来访者的时候,我会如何呢?怎么样才能做到中立呢?怎么样才能不会伤害到来访者呢?我究竟能不能做到中立?这都是个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我即使能做到中立,而自己也是压抑自己的情绪了,因为我的内心有着更多的不接纳与不认可的,这样我不是对来访者不公平吗?
尤其是我的督导老师认为我是学习了很久心理学,他有着更多的想当然在里面,而我实际上才短短两年的时间,而我更是一个产后抑郁症患者呢,在寻求帮助的情况下,我也听到了这样的质疑:“你不是有心理咨询师的证吗?”“你不是学习了心理学吗?”,应该说,很多的质疑与假设都经过了,而在寻求解脱的路上,我找到了更好的办法与道路,那就是加入某个成长团体之中。团队的力量可以让你战胜任何的困难。即使面对死亡,在团体中,我们都能勇敢面对。
同时我也想到,假如我面对的是一个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能像我这样的反省自己的行为吗?能这样觉察吗?
受伤的背后,是更多的成长中的症结与情结,也是裹足不前的、无法获得快乐的原因,那么,作为每个个体,当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求“我是谁?”“我到底要怎样?”这种哲学课题的时候,我们都在探索与体验生命的意义与奇妙,那么,受伤也是在所难免的。这里我引用一段人本主义的话:
在人本主义的概念中,心理健康的特征包括爱与创造的能力、对家庭和自然的眷恋、对自我体验与个人力量的认同感、对自身内外现实的领会----这需要培养客观性与理性。生活的目标在于:热情的生活、彻底的觉醒、满满的充实自己。我们从婴孩般的不知天高地厚到相信自己的有限但真实存在的力量,再到安然的接受这样的矛盾----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但同时我们并不比一根小草珍贵多少。热爱生活,从而平静的接受死亡;学会独处,同时又要与爱人、与地球上的同胞、与一切生命和平共处;按照我们的意识去做,那是对我们自己的呼唤,但是如果意识的呼唤不够响亮,你听不见,也无从遵守,那么你也不必过分的指责自己,只要你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你的生活中就一定拥有爱、理智和信念,你也一定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Fromm,1955,p.180)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