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期中考试本周落下帷幕,虽然提前也做了复习,但是考试结果却不太令人满意。现将本次试卷分析如下:本次试卷总的来说不难,都是属于基础知识方面的,只不过题量较大、内容较碎。本张试卷共十大题,涵盖的有看拼音写汉字、多音字、诗词、快乐读书吧、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习作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看拼音写汉字部分,本道题出错最多的是“吹拂”的“拂”错写成了“仿佛”的“佛”,“欧洲”的“洲”误写成了“州”,一方面是平时要求不严,另一方面是没有给学生细讲这两组字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着来记,理解着来写,相信效果会好一点。多音字部分也是本次失分较多的环节,其实归根到底这个应该愿我,因为本部分平时要求不太严格,学生读、写都较少,所以针对本部分以后应重视起来。其次把成语补充完整部分,也是出错较多的是,好多学生知道填什么,但是就是不会写,一写就错。难道还是由于写的少?其实这部分平时让学生写的也不少,但是部分学生却总是记不住,甚至有些学生纯属应付,草草了事,这样的学习态度,效果肯定不会太好,所以以后针对第二天来听写全对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做无用功了。句子训练部分错的最多的是补充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和语气,大部分学生写的较简单,有的只从神情方面着手,有的只从语气方面着手,从两者同时着手的较少,从而造成失分。其实本部分是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但是目前看来学生掌握的并不太好,一方面可能由于词语积累方面较匮乏,另一方面是平时观察不够用心,不够细致。然后就是修改病句部分。修改病句一直是学生出错率较多的题型之一,而用修改符号来修改,给是难上加难。部分学生学的几个修改符号掌握不牢固,造成“张冠李戴”的现象,更有甚者根本就没找出来,足见平时的作文里语句不通顺现象孩有多严重了。古诗词部分要说是不能失分的,但是这次换了一下说法,采用填表格的形式,通过给上句,补充下句的方法,部分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都弄昏了,“下句”直接填的是整首诗的最后一句,而“上句”填的是整首诗的第一句,可见学生的不认真,另外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较差,另外平时让学生多见一些题型,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会背但是这错别字也是失分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写的方面,默的方面仍要加强。课外阅读考查的是必读书目之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过填写读书卡的形式来检验,“主要内容”“懂得的道理”这两项,部分学生填写的不太全面,造成失分。以后本部分仍要加强训练。课内部分考查的是《花钟》一课的内容出错较多的是就是“生活中人们用哪个成语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好多学生都写成了“含笑一现”,虽然平时讲课有讲到,但是复习的时候没有再次强调,学生大部分都忘记了,造成失分。课外阅读部分并不太难,只有对句子的赏析部分错的较多,看来这一部分仍是学生的软肋,以后应加强训练才行。最后就是习作部分,本次的习作题目是“叶公好龙续编”。是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叶公再次见到真龙后,会做些什么?其实“续写”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过,但是目前来看学生似乎已经忘的差不多了。有的学生把寓言故事从头又讲了一遍,只在最后一自然段续写了几句话。有的学生从头到尾就是把寓言故事又讲了一遍,根本没有续写的部分。另外,语句不通顺,标点使用不当也是造成作文失分的主要因素。
总之,纵观本张试卷,学生失分的众多因素里面,马虎、不认真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好多学生拿到试卷不看大题,就开始写;不加思考,就往卷子上写。学生的这个坏习惯一定要想办法帮他们改正。另外,课外书籍的阅读,课外知识的补充,字体工整、卷面的整洁仍是以后常抓不懈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