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4日,我花了两天时间读完《解忧杂货店》,作者东野奎吾。
这是一本长篇小说,有极顺畅的阅读体验,从开头挖坑到结尾填坑,一步步满足了我的探索欲。小说情节很接地气,阅读中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我陪主人公们品尝到了人生转折关头的滋味,从迷茫,彷徨,无助到决定,斗争,收获。他们的境遇和真实的生活太相似了!以至我情不自禁的随他们的心情变化而变化。
像其他时间跨度大的小说一样,《解忧杂货店》有让人蕉鹿烂柯般的沧桑感,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仿佛被灌输了因果轮回和互帮互助的的思想。整本书的文字风格有浓浓的日本风,如看过的日本动漫一样,所以能从字里行间找到熟悉感,加上情节环境的渲染,使整个故事萦绕着温情关爱的味道,不愧为一本有温度的书。
从内容上讲,小说以解决烦恼的杂货店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小镇上,几位年轻人遇到人生难题,咨询杂货店后做出决定的生活故事。开头的三个不良青年在杂货店经历奇妙的一夜后,也幡然醒悟,弃恶从善。结局颇为圆满。他们互不认识,却因杂货店和孤儿院联结起关系。他们互相帮助,彼此也得到了回报。如果他们能坐在一起袒露真言,定会对命运和因果循环的微妙唏嘘不已。
从结构上讲,《解忧杂货店》穿插着推理手法,为了清晰的梳理脉络,我列出了简单导图;
之前看过大神的严谨导图,那复杂程度让我望而生畏,越绕越晕,对梳理结构作用甚小。所以姑且从我的这两张图看吧。
能从结构中推导出的信息,我都标图里了。那么从几个事件单独看,日本年轻人们遇到的难题类型,和我们国内年轻人是一样的,这也是这本书畅销的原因之一。我归纳起来为以下;
去大城市实现梦想还是留在家乡支撑家庭?
忙工作重要还是陪爱人重要?
听父母的安排还是任自己闯荡?
和有妇之夫意外怀孕,仅有这一次生育机会,生孩子还是不生?
穷困的人职业规划和赚钱养家之间的平衡?
眼熟不?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困扰着一批批年轻人,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小说中也很少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是三个青年借着历史知识帮历史中的人解答。咋看起来东野奎吾似乎在逃避,用意淫解决问题
这是很多书友的第一感觉。
其实,再次观察小说中通信沟通的情节时,会发现反复提问的场景。当咨询烦恼的年轻人的被问出详细情况后,答案就水落石出了。我想起自己过去的经历,似乎也是这么回事。然后查阅了过去的笔记,终于,确定了我的想法,也确定了《解忧杂货店》中解决烦恼的办法。
一;思维混乱时,要反复提问,问出问题的确切情况。当所有事实摆在面前时,答案也会摆在面前。
二;思维清晰,但人生阅历浅薄,三观不全,才需要向前辈请教。
把第一点换种说法,当面临某些问题时,因为压力,情感,环境等各种因素,人的思维逻辑是混乱的,总是逃避忽略某些事实,难以做出符合需求的判断。这时就要梳理逻辑,让大脑重归清醒。而梳理逻辑好用的办法,是提问自己,或者让别人提问,问出对该问题的所有信息,再去权衡利弊。
不能只靠大脑思考,大部分人的脑袋还没那么强悍,容易越想越乱。拿我这篇总结举例,当我看完《解忧杂货店》时,觉得它是一本好书,却无法有条理的说出哪儿好。画出了结构图,思维才一下子打开。
《解忧杂货店》正是用反复提问的方式,摆出问题的处境,配合当事人的三观,答案就了然于心了。如故事中的女运动员,鱼店音乐家,怀孕的女人等,这很像我们常听的道理——答案就在你的心中。
回头细想,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种方法,但遇到问题时又常常忽略,被提到后才想起;“哦!这个啊!我知道这个办法...”
第二点,当逻辑已经梳理清晰,面对各种事实依然做不出决定,这种情况多出现于生活经验匮乏的青少年中,他们三观还没有成型,需要长辈的指点。比如故事中和父母决裂独自流浪的孩子,陪酒少女等人。
这是我理解的思想 书中有几次出现"别人的建议只是参考,人生只有靠自己努力开创”类似的句子,本是箴言实话,却被一些人吐槽鸡汤,emmmm,,,真是众口难调。
但吐槽丝毫不影响读者对《解忧杂货店》的喜爱,自出版以来,这本小说常年稳居各大畅销榜的前列,同名电影将于17年12月29日上映。我有幸读到此书,也是刷榜的习惯所致。东野奎吾的这本作品带给人的不仅是生活方向的思考,还有努力自强的奋斗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关怀精神。
如果你想消除迷茫,想体验漂泊和梦想的情怀,想感受成长的感觉,你可以读《解忧杂货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