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人生的起点,是我们性格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一些人来说,童年也可能是噩梦的开始。
童年创伤如同一颗种子,深埋在心灵深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生长,在成年后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难以建立亲密关系
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指出,早期与照顾者的关系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人际交往模式。
童年创伤可能导致不安全依恋,使人难以在成年后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有的女性,事业有成,在感情生活中却屡屡受挫。他们总是不自觉地推开靠近的人,害怕亲密关系。
在心理咨询中,她慢慢意识到这与他们童年的经历有关。
他们的父母经常争吵,最终离婚。这段经历让他们对亲密关系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
2)过度控制或完美主义倾向
心理学家艾伦·卡尔(Allen Carr)指出,童年创伤往往会导致过度控制行为,这是一种应对不确定性和焦虑的防御机制。
某公司的高管,以工作效率高著称。然而,他的完美主义倾向常常让同事和下属感到压力山大。
原来,他的父亲非常严厉,对他的要求极其苛刻。稍有不如意就会遭到责骂甚至体罚。这种经历让他养成了追求完美的习惯,试图通过控制一切来获得安全感。
3)情绪调节困难
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Siegel)的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情感忽视会影响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的区域发展,导致成年后情绪调节能力不足。
有的人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绪失控。有一次,她因为别人的一个无心之失大发雷霆,事后感到非常懊悔和困惑。
通过心理治疗,他发现他在童年时期经常被忽视,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4)低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缺失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强调,自尊是在童年时期通过与重要他人的互动中形成的。童年创伤可能导致个体形成负面的自我概念,影响成年后的自尊水平。
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总是对自己的感到各种不满意,不敢在公共场合展现自己。
在一次深入的心理咨询中,他回忆起童年时期被继父长期言语贬低的经历。继父经常说他"一无是处"、"永远不会成功"。这些负面评价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他的潜意识里。
5)慢性疲劳和身体不适
心理学家贝塞尔·范德考克(Bessel van der Kolk)的研究表明,童年创伤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各种慢性身体症状。
一名成功人士,经常感到莫名的疲惫和各种身体不适,如头痛、胃痛等。多次就医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身体疾病。
在一次催眠治疗中,他意外回忆起被姑父.骚.扰.的童年经历。
这段被压抑的记忆一直潜伏在他的潜意识中,以各种身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
童年创伤就像隐藏在冰山下的部分,虽然看不见,却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识别这些迹象是治愈的第一步。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的困扰,别灰心,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我们可以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治愈内心的创伤,活出更好的自己。
承认并面对创伤需要勇气,而选择治愈则展现了你内心的力量。每个人都值得拥有幸福和内心的平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