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间事,舌尖解》: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心间事,舌尖解》: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作者: 酷威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4-07-21 11:18 被阅读0次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文 |莫雪

    一日三餐,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有人把它当作一项麻烦的工作,只求速战速决填饱肚子,而有人,则把烹饪和享用美食,视为人生一大乐事。蔡澜先生,无疑是后者。而且,他不仅爱吃,会做,还更加会写。最近看了他的新书《心间事,舌尖解》,发现那些原本有些单调甚至枯燥的烹饪过程,经他的笔一写,瞬间就能变成天下第一等享受之事。

    说起来,作为一本写美食、写烹饪的书,整本书里,却并没提到什么高深的烹调手法,更没用过什么高不可攀的珍稀食材。贯穿全书的基调,只有两个字,就是“家常”。都是日常的食物,都用日常的做法,但就是可以让人享受其中。比如单一个白灼,看似是最简单的烹饪方式,但想要把食材灼得刚刚好,每个环节就要做好精细的控制。“锅子要大,滚了一锅水,下点油盐,把肉切成薄片后扔进去。水被冷的肉类冲激,就不滚了。这时,用个铁网以勺子把肉捞起,等待水再次滚了,又把肉扔进去,即刻熄火。余热会把肉弄得刚刚够熟,是完美的白灼。”灼时或灼后搭配的料汁或佐味,于不同的食材和不同的场景,也分别都有讲究。

    福建的街边档,就是把已经准备好的猪肝、猪心、猪脷煲等“灼一灼,半生熟状铺在面上,最后淋上最滚最热的汤”,即成一碗堪称天下美味的猪杂面。避风塘的白灼粉肠,灼后则需淋上熟油和生抽,才称得上令人难忘的美味。倘若要下饭,则“舀一汤匙凝固后的猪油,看着那团白色的东西在灼熟的菜肉上慢慢融化。此时香味扑鼻,连吞白饭三大碗,面不改色”。

    而看似简单家常的一个炒饭,想要做好,内里也大有学问。最高境界,是“蛋要整个下,再以镬铲搞之,就能达到蛋包饭的效果,给蛋白包住的呈银,蛋黄呈金。两者混杂,煞是好看”。不好吃的,则是“看一眼即知”,一定是“先把蛋煎熟了,再混入饭中的,这已经不及格,因为把这两种东西一分开,就不够香了。”或许正如先生在序言中所讲的,“能够把平常的食物变成佳肴,是艺术”,但无论我们用什么方式,做什么菜色,只要肯花时间去寻找,肯花功夫去做,那么任何最普通的材料,也都能做出美味来。

    而除了书中对于烹饪过程的细致描写,让人看了如身临其境、垂涎三尺之外,打动我的另外一个点,在于先生在笔墨间对“做饭”以及“吃饭”氛围的渲染,让人感觉到一种久违的温暖和治愈。比如看到“饺子,还是大伙一块包,一块煮饺,一块吃最好”这篇时,身为北方人的血脉瞬间就觉醒了。想来同样是饺子,每年过年时吃到的,好像确实是格外好吃些。或许是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人和面,有人擀皮,有人包馅儿,再有人负责下锅煮熟,这一整套流程下来,给每个饺子里,都注入了一味叫作“亲情”的调料吧。

    但这种被食物治愈的瞬间,也不仅仅存在于一家人团聚的时刻,即便是一人食,在被锅中食材飘逸出的香气击中的瞬间,也难免会油然生出一种如入天堂的幸福感。即便那只是在无数个忙碌的日子里,忙里偷闲找了一个早上给自己煮了碗粥,又或是用最简单的食材和作料,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做好了饱腹的一餐。甚至哪怕在准备食材,逛菜市场的过程中,脑海里光是去模拟这些菜色,也是一个极为放松疗愈的过程。

    都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小时候,吃饭于我只为了填饱肚子的机械工作,所以只讲求速度,从来没觉得这一“做”一“吃”,也是一次绝佳的心灵按摩过程。但随着年岁见长,也慢慢能够体会到为什么说“民以食为天”,当你把“吃”这天大的事情做好了,肚子、味蕾、精神都得到了满足之后,才能有更充沛的精力、更好的心劲儿去做其他的事情。

    蔡澜先生在《心间事,舌尖解》这本书中,字里行间的描写,不仅是对“人间烟火气”的一次次具象过程,更是对我们忙碌、焦躁,甚至阴郁的日常生活的一次次绝佳的抚慰。如果你觉得,每天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已经耗尽了你的心力,让你变得麻木、僵硬和冷漠,不妨抽出些碎片时间,读上书中的一两篇小文。愿我们心头的所有烦恼琐事,都可以伴着一餐饭、一壶饮,找到合适的解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间事,舌尖解》: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ps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