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云台》之上

《青云台》之上

作者: 鬼香 | 来源:发表于2023-04-19 11:48 被阅读0次

    洗襟无垢,志亦弥坚。

    跟随温小野和谢容与的脚步,从一百七十多位士子投江明志,唤醒义士群起抗敌救国的咸和年间,到筑台继志,却一朝倾塌,颠覆家国命运的昭化年间,再到为自己、为前人、为后世掀开历史风尘,抽丝剥茧、还朗朗乾坤的嘉宁年间。历经三代帝王,事关两代亲族,志在万代千秋,本书起笔于一对小儿女的情起情终,但其厚重之处,却在两人之外。


    我尤爱最后朝堂曲不惟、张云岫、谢容与当庭对峙这一段,每一个人口中的真相,心中的执着都深深的打动着我。

    谢容与和温小野相信,只有真正的真相才能让人叹服,才能告慰亡者,才能平息民怨,我敬服他们对真相的执着、对理想的践行,毫不退让;

    张云岫对洗襟台的寄托,他敢于让昭化帝从洗襟台剥离,洗襟台留下的不应该不是一个帝王的名字,这儿不应该成为他丰功伟绩的一个符号,这儿祭奠的是那些投江的士子,树立的应该是一块纪念爱国义举的千古丰碑;

    (虽然知道谢容与他们的做法和坚持才是正确的,但我其实一度认为张云岫的做法更可行,做出道歉,处置一部分人,摆出真诚的姿态,抚平百姓的焦躁,可能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只是在发泄情绪,并不是真的寻求真相,哪怕你真的把真相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依然会质疑)

    而曲不惟关于咸和年间那场仗是打还是和的回望,让一切都心酸起来,士子投江是振奋人心,拒敌于外是彪炳青史,可是那些苦难的劼北百姓怎样在战争中求生、怎样在战后存活他们考虑过吗?为他们着想的主和派真的有错吗?心怀仇怨的劼北复仇者们该死吗?曹昆德那句“洗襟台就不该建”没道理吗?

    虽然面对该打还是该和,我也有我自己的偏向,但,曲不惟的这番话,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偏激和片面。

    当你了解的事情更全面,你也会对你要做的每一个决策犹疑。

    就像怨恨建筑纪念士子的洗襟台劳民伤财,还不如用来安抚劼北百姓的质疑者,他们不曾了解彼时已经国库充裕,两者并行并不冲突......每一个国策背后的考量和取舍,并不是芸芸者众可以全然了解的。那些你所坚持的正见,早就有人考虑到了,你并不会比别人更高明。


    让人有所感、让人有所思、让人有所发,所以《青云台》不止是一本古偶。


    有人说《青云台》讲述和揭露的是一个利欲熏心、官官相护、遗孤执念、帝王私心、各怀鬼胎的人世不堪,可我不以为然,本书数度让我为之哽咽、心头热血沸涌之处正是人性至纯至善的弧光。

    危累中成长起来的少年天子,背负着先帝的厚望,在权臣的夹缝求生,猜疑、敏弱,可是他仍能记得群臣议事后是老太傅的学生们那一句句“官家的意思呢”将他温暖有力的托起,他仍能记得和章皇后的情笃情终,努力的护着她守着她;

    流出登台士子名额的章鹤书应该可以说是这本书的反派,可是他的私心却是为了让更多的天下清寒士子能够出人头地,这样的私心也是公心吧,这样的反派殒命,也必然有人年年祝祷吧;

    一个为友杀人,一个替友顶罪,孙县令和秦师爷不是纯粹的好人,但为对方交付一生命运、前途的情谊让他们无法泯然于众;

    妓子无情,扶冬却为了一个生死不知的徐述白甘入虎穴;大难临头各自飞,被孙县令牺牲的小夫人却为了那点难舍调转马头,想要救救他;战场不惧一死的茅将军因为怜恤百姓而执意主和,被世人痛骂怯战......

    他们不是主角,没有骄阳明月般的光环,却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构架起一个多元的、丰富的世界,让这本书像夜空一样,深邃、辽阔。我爱它如此,既洞悉人心、世情的黑暗,又有那么多的人性、坚持在告诉我们,在黑暗下才能真正看见是什么在闪闪发光——

    孤傲的章庭倒下的最后一眼最后一念,让人一扫之前所有对他目下无尘、故作清高的讨厌,他如明月清辉下那棵岩上石松,是真正在用他的一生活着“清嘉度身,兰若度心”这八个字;

    荒诞却重情的曲茂在家恨与大义、是与非之间拨云见日,那个快意洒脱的少年在沉重的枷锁下没有被杀死,那个只凭喜恶、不以利弊为人处世的赤子仍然在这复杂的世间简单、鲜明的爱着、恨着;

    寥寥数笔,甚至从未给过正面镜头的徐述白,也让人唏嘘不已,在酒池肉林的园子里,无惧众人的嗤笑,旁若无人的大声背诵圣人之言,以洗涤这污秽乱象的他,明明可以成为洗襟台的受益者,他却说“这个台不上也罢”,他把命搭在了他奔赴的“前途”,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不为人知的活活被人烧死,他却甘心如此......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去揭发洗襟台内幕的人,他也是全文第一个打动我的人,固执、耿直,他是什么呢,是端方君子,是出淤青莲,是黑夜烛火,是这世间的良心;

    光风霁月的状元郎、驸马爷、世家子谢帧,满腹才华,人人艳羡,这样光华的人,带着一百七十多位士子洗襟投江,举世震动,执政者在外敌扣边之际,有权衡,有取舍,但,对谢帧他们来说,人骨可折,国骨不可屈,一寸土也是一寸山河,拒不可让,这是比他们仕途、家人、性命更加重要的东西,为了国骨、家国,他们可舍,何人不可?他们用一百多条本可花团锦簇的生命,向世人发出呐喊,敲响警钟,自此朝无议和之音,野起抗敌义举......

    这群意气风发的少年郎,那些或名震天下、或籍籍无名的士子文人,不世故、不圆滑、棱角分明,他们从未想过要用更圆融的手段、更体面的方式去处理这世间的难题,无论选择怎样去死,怎样去生,他们不是为了名垂青史,只是秉持本心、坚守理想。


    有的人像尚未开刃的刀器,不凌厉却钝重,自有他堪破人心的力量;有的人像垂望人间的智者,眼看着每一个人心酸、痛楚、挣扎与破茧后,轻抚柔软处那道悠远的目光,让人潸然泪下......

    也许《青云台》是书中许多人的欲念之台,但,对我来说,全文就只有洗襟台,沧浪水,洗白襟,洗襟无垢,志亦弥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云台》之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ql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