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李木生先生的相识是源于他的散文。在报刊杂志上能经常看到他的散文佳作,那只是零散的记忆。真正细致耐心地拜读他的散文集《午夜的阳光》是因为一次评奖我是评委之一,在众多的散文作品中他的《午夜的阳光》是唯一一本被评上齐鲁文学奖散文奖的。
记得朱自清在1928年曾说过:“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或描写、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凝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如此”(《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读李木生先生的《午夜的阳光》,深感他的散文作品的真情流淌和绚烂极美的审美格调。字里行间叙写真情、诗意,篇篇章章讴歌山水灵意。
在文学体裁当中,散文是以其说真话、讲真事,抒真情为首要特质的,唯其真情才打动读者,唯其非虚构才让读者信服。李木生先生的散文中正是以真情在与读者交流对话,在《偎着父亲过年》中:“离休的父亲格外高兴,展眉,话稠,说起往事,像扯起一条河,久长,还不断线。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总是锁着眉头。这个印象,是39年前的冬雨烙在我记忆中的。1959年,初冬,风潲着冷雨,从羊山运河工地上赶回家的父亲,就站在老家堂屋当门,紧锁着眉,望着门外纷乱的雨。泪水?雨水?使他望的无助而又茫然。他身后就躺着母亲,在灵床上,盖着白纸。那时我只有7岁,见哥哥、姐姐哭我也哭。想掀开白纸看看母亲,又怕,趁人不注意碰碰她露在纸外的手,冰凉,才感到母亲再也不起来了,就不顾别人地大哭,他那样高大,还锁着眉,让我感到有了着落。”这父子真情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让读者感到了那种具有体温般的温暖情怀和骨肉真情。知父莫如子。作者深知“父亲不是感情外露的人,只将心里的感情落实在事上。”“他的心里却很能盛事,铺展着善良,老实敬业,帮人助人。再多的苦、难、屈,担着,不吱一声,顶多将眉头锁的更紧一些。”在这平淡的叙说中流露出字字真情,让读者想象到父亲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在全家人的生存上。在真情的叙说中作者以朴实无华的文字将父亲的形象立体般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父子间的真情无须用华丽的词藻和溢美的语言,只要有了真情的浸染便能字字生辉,句句打动人心。这就是真情的给力,更是散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突出特质。在李木生先生的散文中,亲情、友情、师生情,情情具真,家情、国情、山水情,情情在理。
李木生先生的散文作品,抒发真情实感是其散文创作的突出的审美特色之一,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也是作者常用的创作方式与技巧。李木生先生在对山东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抒写中,或借景抒发胸中之深意、或托物渲泄腹中之豪情,真是恰到好处,极具品味,独具价值。在他的笔下:泰山不仅是一座自然之山,而且是一座历史之山、人文之山,更是一座人性化的英雄之山:“卓尔不群的泰山更加不挠的矗立着,让似乎决定一切的宝座看着,到底还有一个站着的;也让跪着的灵魂领略站着的美丽。泰山在委琐的时代里呼唤英雄,并信心十足地等待英雄时代的到来。新的世纪正在风驰电掣般地赶来,我们是让风弹奏挂满瀑琴的情怀,还是听泰山那凝重的呼唤?”(《泰山赋》)在这对泰山的抒写中可以看出作者胸中激荡的豪情,有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审美情怀。《水鉴》中作者在对古黄河的治理描述中引经据典,历数治黄的教训与经验,如叙写元朝的贾鲁在与黄河水害的搏杀中显示着无畏与刚强,作者以详细的数字给读者展示了“其工程之浩大,在封建治河史上也是罕见的”。给读者展示出一幅具有沧桑感的治黄历史画卷。《在山水与皇帝之间》是一万多字的长篇散文,却又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关键在于作者是在将孔尚任当作中国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典型在写与剖析;而《微山湖上静悄悄》则是在凸显微山湖个性的同时,又以热爱之心缕述了微山湖与其他水域所同有的共性,并形象地又有所创造地诠释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学。在《杏坛》中作者将一个出身贫贱的孔子冠名为中国第一位教师。就是这一位孔子被中国历代皇帝所尊崇,“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开始,孔子由‘褒成宣尼公’到‘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直至‘大成至圣先师’,其子孙也由‘奉祀君’、‘绍兴侯’进到世袭罔替的‘衍圣公’。衍圣公这一官爵从宋仁宗开始,直传到1935年,达32代八百多年,品秩也由从八品上升到列文班之首的正一品大员。这真是今古中外独一无二的奇观。”在这里作者写出了孔子受尊崇的一面,而在文章中更写出了孔子承受更多苦难的一面,特别是在14年的流浪生涯里,“与其说他是在谋取行道的高位、以向各国推销自己的主张,毋宁说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打造自己的杏坛——以饱尝苦难挫折的方式,以实践的方式,以亲历无道天下的方式,去教导培养自己的学生。那二十多个与老师同行的学生,我想,该都是他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吧?那辆吱吱嘎嘎总也不能安顿的牛车,不就是座流动的杏坛吗?”作者在这里让孔子从神圣的杏坛上走下来,而变为一个草根杏坛上的孔子,将神圣的孔子转化为一个平民化的孔子。
木生是当过兵的人。不论是对泰山还是黄河的描述乃至对孔子的叙说,从中看出一位行伍之人的历史担当和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经过解放军大熔炉冶炼过的人具有一种义不容辞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感,哪怕是午夜时分在大洋彼岸作者想到的是“对岸的我的祖国,当是午间阳光流泻的时分了”。战士的职责是保家卫国,文人的使命是怀念祖国,这是作家的天职,更是一种情怀。
正是基于对祖国的热爱,作者将他的那种挚爱化作浓浓的情感去点化泰山、黄河、微山湖,乃至钱江大潮,作者将他的那种真情化作温暖的阳光洒落在亲人、友人乃至古人的心灵上,让读者随着他激动的心跳而心潮澎湃,让读者跟着他的话语节拍而欢畅开怀。读李木生的散文不仅仅是在会古人忆历史,游山川观胜景,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
(作者王景科为评论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