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936223/47b7a67f30547982.jpg)
北野武,一个活到72岁还要离婚的人,是不是有点怪诞加混蛋?他与妻子的婚离了40年,总算解脱了。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一个率性而活的人,一个无所禁忌的人,一个理所应当的人,一个不忌讳当黑帮老大的人……北野武,真的活出了几倍的人生。
没看过他的一部电影,只对他主演的《菊次郎的夏天》里的《夏天》主题曲喜欢得很。从书中了解了他的人生,羡慕他的率性,也对他的渣很嫌弃。他写了几本书,之前我买过一本《浅野小子》一直没看,这本《北野武的小酒馆》倒是书一到就读了。
书里讲了北野武爱到熊先生开的一家料里店吃饭,两人相处融洽,天南海北侃大山。老板与食客之间这种有趣的关系促成两人分别的成果:北野武有了这本书,熊先生呢,店子也格外地热闹了。有人说:"北野武这个天才的奇思妙想和熊先生这个独一无二的料理人的精湛刀工结合在一起,就做出了盛子里的顶级料理。"
书分五章,分别就生死、教育、关系、规矩、电影五大方面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综合起来就是北野武的人生经历与人生观。平实,精到,真诚,书中虽有许多平常的道理,但也有个人的真知卓见。开卷有益,读一读挺好的。
金句摘录:
不是害怕被别人遗忘,而是害怕因为自己的人生空空如也,所以就这么轻易地被别人遗忘了。这样也太可怜了。我只是害怕,还没有体验到生的快乐,还没有留下任何能证明我没有白活的记忆,就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虽然我说生的快乐,但那并非仅指快乐的记忆。哪怕是残酷的、痛苦的经历,只要它能让我品尝到活着的滋味,就算是一种快乐。我向往的是那种和现实利益没有半毛钱关系、纯粹为了学问不惜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的活法。当时我所害怕的,也许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无法按照自己的理想活着。我害怕的是那种既沉闷又无聊的生活。
我感觉眼前的景物全都清澈澄明,就像一阵劲风吹散了此前一直盘旋在我头顶上的那团乌云。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有首歌这么唱:“以前有助于一个傻瓜,他不抽烟、不喝酒,也不要女人,只是一个劲地干活,就这样活到了一百岁。”要我过这样的生活,还不如让我去死。
命运这种东西不是自己的力量可以左右的。不论什么样的命运在前面等着你,你都只能默默接受。
封闭在一个缺乏竞争对手的世界里,沉浸在自我满足的感觉中,这样的人就是宅。而对正常的世界和正常的竞争呢,他们会用愚蠢一词来予以否定。但其实呢,只不过是讨厌输掉,只不过是忍受不了输掉后的伤痛。
能够单纯地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兴,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我到了这个年龄深有体会。年轻的时候总是紧张兮兮,能够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兴,实在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他的那句“我们艺人就是这么任性啊”,说得真有趣、真漂亮、真洒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日本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放高利贷的国家。忧郁越来越依赖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劳动力,日本人变得不需要劳动了。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日本向来都是个走钢丝的国家,只要自然稍有异常,日本全国便有可能走向末路。
生活在一个不重视农业的国家里的人,我认为是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去热爱本土的文化、去为它感到自豪的。要知道,农业可是我们人类生存存档根基啊。现在就连知识和教育都成了薄利多销、大量消费的对象。大众就向着愚蠢、庸俗的方向突飞猛进了。
一起喝老酒,一起讲醉话,一起疯疯癫癫,这就是真实的北野武。
我的理想是就算上了年纪也能在大庭广众下做自己的工作,就像城乡结合部的小寿司店老板。
什么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任性吧,是一种纯粹的浪费吧。正因如此,艺术家可以随性乱来。将电影导演视作目的的人,只要有电影可拍就会感到幸福。在我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我觉得自己用尽了全部的脑汁。就像开动了涡轮引擎。脑汁会以不同凡响的方式开始运行。这样的时刻,可能脑神经就无暇再关照到唾液腺,于是就淌出了口水。
我的理想是能够拍出全新式样的电影。不管观众们会不会表率看不懂,也不管我为此要消耗多少精神,我都会继续拍下去的。就像流着口水画着画,为了能做到心无旁骛、集中思想地拍电影,哪怕连自己都觉得有点牵强的时候,我也要强迫自己不断改变风格。
陶醉在模型游戏里的孩子和陶醉在拍电影里的我,就我们各自从中获得的快乐来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如果脑子里没有开着的摄像机,那我是说什么也干不了电影导演这一行的。自可以用电脑制作电影今天的那一天起,导演们的想象力反而萎缩了。但事实是没有了约束,你的想象空间反而变得狭窄了。
在电影里使用特写今天,就相当于在烹饪时用旺火爆炒。用文火慢炖,就相当于用远镜头拍摄的清淡画面。我喜欢文火慢炖。在拍电影期间,无论看到什么,我都会立刻联想到拍电影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