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的故事处处惊心,结局更是令人揪心不已。
寄生的方式是寄生体吸附宿主,刀举起来,反噬宿主,也酿成了自身的毁灭,结局没有人是赢家。
渴望富有,贪婪,想要占有更多,是人的本性。但是先天和后天的种种因素,限制绝大数人是平庸碌碌无为者。无论社会怎么变,历史的兴亡,成为精英的总是少数体。人类群体,似乎总是依附于精英的规则之下的,总是需要领袖的,这种特性更甚于习性和传统。
这种特性可能来自于人在自然界从来并非生产者,而是消费者,寄生于自然,取之自然,用于自己。人类群体也是寄生体,最终会毁灭自己的,无疑是这群庞大的寄生虫自身。
房子的问题。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是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加速商业化的主要方针是进行城市化建设。大都市的资源和消费都吸引着,一拨拨人潮的涌入。在社会高下的标尺基本上可以说是以财富来衡量的时候,且由于空间是有限制的,不可能所有人都涌入大都市,限制和筛选机制则必然存在,设限也必然和财富指标相关。房价集中了空间和金钱双符合的特性,自然成了限制机制不二的选择。当然房价牵涉的问题不是这样轻松抽丝剥茧出来的,牵涉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广得多。
很简单的道理,人人如龙,众生平等,只是一种美好的寄托:
回溯若干年前,人类的想法不过是生存的,可能从未想过进入一个如此信息化和科技化的社会。但是进入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不平等,夹杂着很多的难以想象的落后和贫穷。如果要给社会赋一种颜色,绝对不会是纯色,其驳杂的程度根据每个人对其了解的深度而定。
展望若干年后,想象空间不再是任何问题,交通不是问题,我们可以接近音速位移自己,远隔千万万水说到就到,就像现在办公室近距离互动一样,或者是物联天下,或是资源遍地。人类打破了空间层次的限制,根除了沿袭万载的群聚特性,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新的限制筛选机制的存在——妄图对于时间的竞争,对于生命延续药剂的竞争,智识的竞争……
寄生,总是悲凉的,我们现在可能考究的仅是如何寄生的更为体面和有尊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