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昨天《知识就是力量》的话题,在这个时代该如何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呢?首先罗振宇老师讲了一个段子,有一家大公司,每一天要收到好几千封简历,他们的工作人员如何处理这些简历呢?拿一个电风扇吹,有的简历就吹到地上,就被扔到垃圾桶里。招聘经理对此有一句话:“运气本身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这些人运气不好就不要了。”
现实中自然不会有公司这样做,但是这个段子反映了一个严酷的情况:不是没人愿意给你公平,而是做不到。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考场培训出来的,心智模式都是考场的那一套规则,然而残酷的是高考结束的那一刻,这种考试模式的竞争就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剩下的所有竞争,所有考验都不是纯粹地考试。就说找工作,我们投简历,招聘经理难道会像对待考卷一样对待简历吗?不可能,他做不到。中国某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一年收了二十万份简历,录取的却只有六千人。竞争激烈,但是这不重要,高考同样竞争激烈,然而这家公司只有一百多个人看简历,所以很多人的简历其实最后的命运并不会比被电风扇吹到地上的好多少。
那么找工作确实很难吗?也不见得,只要切换一下思维,大大小小的老板缺不缺人呢?尤其是爱学习,能合作,踏实肯干的人,这样的人谁都缺,所以不见得多难。找到特定的能够看中自己的老板,把自己推销出去就可以了。但是如何找到这样的一个领导呢?现代社会学理论又一个理论叫“六度空间理论”,只要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无论他是多有钱,多么有社会地位,距离其他任何一个人的节点都不会超过五个,所以这就是六度空间。
通过一个朋友介绍,再勾到下一个,这样五次就够了,难的是中间这五个人会不会帮助我们,这好像很难,于是罗振宇老师提出了三招:
第一招,拆解任务
简而言之就是把一个宏大的任务,拆解成一堆小目标。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埃隆·马斯克,他在成立Space X的时候又一个巨大的目标就是把一百万人送上火星生活。听着非常天马行空,稍微一算账,按照人类现有的技术把一个人送上火星需要多少钱?一百亿美元。那么要把一百万人送上火星,这个价格得下降,降到大概五十万美金。也就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可以承担得起的价格,降了多少呢》两万倍,于是把两万这个数字拆解成20乘以10乘以100。
第一步,降低成本二十倍,现在火箭一次大约能送五六人,而把火箭做大,一次送一百人,成本就降低了20倍。第二步,Space X作为民营企业,效率完全可以做到官方机构的十倍。第三步,现在发射火箭都无法回收,那么如果火箭可以回收,那么成本是否就下降了100倍呢?这就是马斯克当时的思维方式,将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拆解成一堆小目标,着手去做。
那么具体到了照工作,该怎么拆解呢?现在我们瞄准了一家大公司的工作,第一步就是找到已经在它内部工作的人,了解情况,最应该找的资源就是校友,因为任何一个校友都希望这个学校更好,所以他有极大概率会帮助我们。所以只要第一层关系通了,后面的事情都是顺理成章。
第二招,产品化
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互联网的商业奇迹,美国的Facebook,中国的微信,都是产品化的结果。今天的一个小学生稍微学点编程,就可以做一个手机应用放到应用市场,可以说产品化是这个时代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重大机遇。
张小龙说过一个“三不主义”,不骚扰,不感动,不迎合。很高冷,高冷的背后就是我要把产品本身做好。找工作也是一样,罗振宇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自己刚刚创业的时候每天会发六十秒语音,坚持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天了。有一个学生,当时大一,学校背景都不怎么样,每天早上六点半,语音发出去后,他在微博就整理成文字发出来,没有任何删改。一直坚持了四年,没有一天中断,当他快要毕业的时候,罗振宇老师自己给这个学生发出了一个邀约,请他来公司实习。
第三招,先上车,再换位置
如果一个不错的公司给我们发出了邀约,但是职位不理想,怎么办?
罗振宇老师讲了一个桑德伯格的故事,当年她以一个美国东部精英的身份来到硅谷,她选择了谷歌,但是谷歌当时的CEO施密特给她的职位不理想,薪水也不理想,所以她就非常犹豫,此时,施密特就对她说了一句话:“如果有人愿意在火箭上给你提供一个位置,你就千万不要挑舱位了。”
这就告诉我们当一家不错的公司录用我们,而我们也看好这家公司时,其他条件都往后放,因为每一个位置都有它独特的优势。以客服岗位为例,每天要接收客户的负能量,但是客服可以最便捷地了解公司的所有业务,并且可以拿着客户的意见敲开所有部门的门,还有就是愿意做客服的人少,如果自己本身足够优秀,那么有的是脱颖而出的机会。
以上就是罗振宇老师知识就是力量的总结,期待下一期知识就是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