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是漫游,而应该是登山
2018年初计划一年读50本书,结果一年过去了读了29本,完成率不到60%。
过完一年发现最大的缺陷不是没有完成量的指标,而是读书的质并不怎么样,甚至有时候为了赶进度而囫囵吞枣般地翻书,读了几本没什么效果。
知识是学不完的。虽然没有目的性的阅读有时候也是一种消遣和享受,但是最终对纯粹阅读量的追求会令人迷失方向而产生惰性。
所以今年我不再定读书的数量,而是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去选书,读书。这有点像登山,远处有个看得见的目标,一步一步接近那个山峰。
作为一名要和美打交道的景观设计师,我发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用感觉、经验去尝试创造美,用时间的累计去一遍又一遍地勾勒新方案,直到不得已需要交出方案为止。而我希望从各个学科和思维模型中找到美的规律,以便找到,或者接近批量生产“美”的方法论。
不同学科的书单和我希望解决的问题可以归纳如下:
生物学:为什么需要“美”?
- 基因
自然选择过程中我们有一部分基因因为特殊的偏好而适应了环境,生存了下来,而这些偏好就是我们普遍的审美,特别是对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偏好。然而从生物学角度写我们对大自然偏好的书不多,目前也就去年读的《审美的脑》略有涉及。这方面的最新见解可能需要去找英文论文,难度挺大。
2018已读:《自私的基因》、《审美的脑》、《Vision and Art》
2019书单:《自私的基因》(第二遍)、《盲眼钟表匠》、《规模》
- 两性差异 / 性选择
除了自然选择,性选择在如今社会可能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毕竟人类已经从有能力改造生存环境演变为如今的有能力改造自身基因的地步。性选择带来的审美偏好创造了众多艺术文化,且产生了两性不同的审美观。这对工业设计这种需要精准针对不同客户提出设计方案的领域更是有指导价值。毕竟很多设计师都忽略了男女对美的追求的差异。
2018已读:《审美的脑》、《为什么男人喜欢直线女人喜欢波点》
2019书单:《两性战争》
文化艺术:审美观为何不同?
- 中西文化差异
2018年收获的思想是:文化不是人发明的,而是不同人群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谋生手段,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些谋生方式的总和就是文化。而不同的文化自然产生不同的审美观,从而导向不同的艺术。
2018已读:《Reductionism in Art and Brain Science》
书单:《日本的8个审美意识》、《美学原理》、《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王东岳学习坊(重看)
历史:审美观如何演变的?
2018已读:《枪炮、钢铁与病菌》
书单:《枢纽》、《西方史纲50讲》
经济 / 政策:城市和自然如何共生?
上面的底层逻辑全部理清之后,就需要理解当今人们对美的态度是什么,人类自身发展和自然的关系,城市和自然如何共生这类直接影响我们这个行业的问题了。
2018已读:《第一本经济学》、《今日简史》、《小岛经济学》、《城市的胜利》、《人 地 城》
书单:《设计结合自然》、《规模》、俞孔坚著作
个人成长: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部分跟专业没有直接联系,目的是培养工作生活的底层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维模型。
2018已读:《财富自由之路》(第二遍)、《Principles》、《自品牌》、《Beyond Feelings》、《好好说话》、《创业维艰》、《定位》、《伟大创意的诞生》、《优秀到不能被忽视》、《深度工作》、《结构思考力》、《悉达多》
2019书单:《跃迁》(第二遍)、《财富自由之路》(第三遍)、《Principles》(第二遍)、《逆向管理》、《结构思考力》(第二遍)、《透过结构看世界》、《世界为何存在》、《几何原本》
螺旋上升靠近终点
以上都是暂时的学习路径,而且书单可定会随时间而扩充。读这些书的目的是为了塑造自己的一套审美观,且它结合东西方思维的产物。
为何结合东西方思维如此重要?这一点学完王东岳的课感触颇深:中国代表的传统东方思维已经成为历史,而西方的现代思维走到巅峰行将被颠覆。西方文明的故事基础已经变得不那么稳固,如今需要第三种文明才能引领新的全球价值观,而同时具备东西方思维会成为创造新的价值观的重要优势。
在塑造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后,就是思考自身行业的角色会如何变化,怎样解决今后的需求。
再往后,就是反思我是不是真的问对了问题,有没有更加有价值的问题?很有可能最后觉悟到另一个路径而把计划推倒重来。
然而登山的途径必定是一个循环向上的螺旋结构,有进有退,有迂回转折。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之间从来不是直线最佳,而是力图把一个个偏离直线的控制点连成一条顺滑的曲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