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这么多年青少年心理干预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所以每每介绍自己的工作时,总会有人来问我自己孩子遇到的问题。于是我总想是否写点这些方面的文章,说一说如何为人父母,教育孩子。仔细想想呢,这个题目太大,太空,怎么入手是个问题。如果具体阐述每一个父母遇到的孩子教育问题,又太零碎,不系统,没有逻辑。还有我也没那么大的豪情壮志。怎么办呢?
想来想去就来讲一讲自己当爸爸的经历吧。我的儿子今年14岁了,个子1米8,长得比我壮多了。五一节外出渡假时,和儿子背靠背,肩并肩一比,啊,发觉儿子比我高大好多。顿时心中升起一股自豪感,仅仅为我一个有如此高大结实的儿子而自豪,觉得自己养了个这么壮的小伙子,好有成就感。
说起为人父亲,于我来说其实是个挑战,先不说教育理念,以及如何教育的事情。有一天,一个朋友问我,康林,对你来说当爸爸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立马回答到,是拉下脸去批评他。当然我并不鼓励批评,甚至反对批评。我说的本质是如何竖立父亲在儿子面前的权威形象。
对我来讲,在别人面前去表达自己个人的想法,尤其是指出别人的错误或不对是困难的。但父亲的角色本身就意味着规则,规范。如果父亲在家里没有权威,那孩子内心不会有规则。所以每次儿子有闹脾气或者耍无赖,我要站出来说话前,还要深呼吸,给自己鼓鼓气,才能把严历的语气表达出来。现在有了自然的权威感,也是好多年以后的事情。说来这个权威当然是个有亲和力的权威,不是老鼠见猫就躲,让人恐惧害怕的权威。
说起来,初为人父,真的是初次上场演戏,怯生生的不知自己演得怎样,甚是害怕砸了场子,坏了整场戏。还好这14年下来,大部分时间还是很用功。遇到问题就和儿子妈妈讨论,也有和朋友交流,更多是去看书,找专家解惑。
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点,回忆起来,还是很重要的。因为为人父母,我说足够好哈,追求完美是不可能的,首先是从自己本身出发。孩子的出生,给我们又一次审视自己,成长自己的机会。正如我记得我的一位青年女性咨客所说,我发现我与我自己养的猫都处不好,那一定是我自己的问题。
所以我们育养孩子,从开始就是和一只尚没社会化的幼仔在打交道。如果这只幼仔总是又哭又闹,我们也总是又打又骂,打不好交道的话,那一定是自己的问题。应该停下来反思检讨一下,自己那里不对,自己那里久妥当。实在不懂也没什么,找人商量,讨教,或者看书,听专家指导,总归是有办法解决问题的。
可惜问题常常就出在这里,不愿自我反省,自我检讨,推卸责任,怪罪孩子的父母太多,尤其是当爸爸的。我发现朋友里愿意坐下来真正讨论孩子教育问题的大多是妈妈。爸爸们高谈阔论政治军事工作,如数家珍,仿佛自己家事一般。而自己真正的家事,如何当爸爸,如何教育孩子,还有如何当丈夫,却置之不顾,不值一提。呵呵,好有思意的现象。好象自己都己经修身齐家完了,现在来治国平天下。
可事实并非如此。
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固然重要,可是去执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人更重要。如果当爸爸当妈妈的人本身不觉察不醒悟这一点,所有好的值得推荐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都是对牛弹琴,不起作用的。
这本分享我学着当爸爸的书也就只能是给部分人看了。有句俗话说,喊不醒装睡的人,的确如此。我也不打算写给所有人看,愿意从教育孩子这件事做起,来反省自己,成长自己的人我想肯定是有的。我自己本人就是这样。
我回忆我的成长经历,我要给我爸打分的话,肯定是不及格。我相信我爸是爱我的,可我没法在我幼年,青少年时间里感受这份爱。回忆起来的感受充满害怕和恐惧。我于是设想,我儿子长大了,他也象我一样给我打分的话,我可不愿当个不及格的爸爸。这一度成为我努当好爸爸的强烈动机,是我努力学习做爸爸的动力来源。
鲁迅在1919年写下《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明年就是文章发表100周年的时间了。可惜可叹的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问题,如家长制,父权至上等还是存在,并没多大的改变。故今天来重提,学着当爸爸,也算是纪念鲁迅先生的倡议吧。
此为序。
2018-5-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