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过一句话,缺爱的孩子会拿一生来治愈,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深有感触,因为每个人的童年是非常重要的,性格以及各种梦想都会是在童年产生的,如果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得到的是伤害,那么他这一生都需要去治愈童年的伤害。
其实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家庭,因为父母的爱会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最近看了一本书《童年不缺爱》,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很多人都仔细看的书,这本书的作者叫做心心妈,原名项目,她有两个女儿,科恩亲授游戏力育儿师,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凯叔讲故事,成长树等平台的阅读10万加的文章作者,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所学和经历,让更多父母可以被支持,让更多孩子可以被理解。心心妈还创立了公众号一起学育儿,她认为我们对孩子的每次温柔安慰,抱起孩子都是在构建孩子对整个世界的爱与信任,只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长大后才可以远离痛苦,绝望,抑郁。
翻开此本书一共分为了6章,每一章都有好几个小结,讲了关于在带养孩子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怎么去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怎么去给孩子滋养情绪,给孩子带去爱。
书中提到做到这三点,我们才算真正的看见了孩子,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有必要了解的。第一点就是我们要接纳孩子,首先看见孩子独特的性格特点,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也讲了关于参考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一书中的分类,将人的天生气质分为乐观型,忧郁型,激进型与冷静型。我觉得这个是需要家长都去了解的,毕竟我们了解了孩子,了解了他的性格,我们才会更加的明白孩子属于那种性格类型,才能好好的爱孩子。
再次就是要看到孩子在当下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因为两岁的孩子和四岁的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在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性格,我们要去灵活配合才行,而不要去对一个两岁的孩子给予太多的安排,但是对一个大的孩子却有太过分的宠溺。
第三就是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在需求,为什么会这样呢?当孩子还是个婴儿的时候,他们哭,我们会知道他们是饿了,他们闹我们会知道他们也许是拉粑粑了,那时候我们通过孩子的行为表现去了解她背后的需求,然后去解决他的需求,让他停止哭泣,可是随着孩子长大,我们渐渐忘记了去了解孩子背后的需求,而是以自我的情绪为主了,在书中作者也举了很多例子,详细描述这些事情让我们明白,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看见孩子,要懂得孩子,并且也需要确切了解孩子背后的需求,我觉得这个道理是正确的也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确实有很多事情发生,孩子大哭了,我们就觉得是孩子不懂事儿,或者是故意为难我们,当我们压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去让他停止做这样的事情,而不去管她到底是为什么哭了,就没有办法改变当时的情况的。我们去了解他背后的需求,其实也许她只是想要我们对他说一句话,想要一个拥抱或者说想要某个东西,我们可以去告诉她为什么不能买或者怎么样的,就解决这个问题了。
书中也有一个小节讲的是带着爱意的规矩,孩子才不会抵触。我想每个父母看着孩子长大了都想给孩子立一些有效的规矩。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对社会对环境不是很熟悉,他们会十分的任性,不听话,也让我们家长十分的困扰,所以就直接跟他定了一些正常的规矩,让他不会搞破坏,符合我们的想法,其实这样孩子也能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但是很多时候家长都是强制性的立规矩,以打骂的方式立规矩,或者说没有任何的奖赏,更多的都是惩罚,那么孩子也不一定能完全接受,而且到了叛逆期的孩子,就会出现反叛的行为,甚至一点也不会按我们的要求去做,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有方法来做这个事情,有爱的去立这个规矩。对孩子要有合理的预期,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还有就是在与孩子的沟通当中不能太有说教的情况,语言也要注意,要以理解孩子的行为方式去说,而且也要有很多合适的替代方案。让孩子明白做好这些之后会有好的奖励,而且也必须是合理的规矩,如果规矩本身不合理,那么不仅孩子做不到,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麻烦,所以我们在每一次立规矩的时候要带着温柔和坚定,这样孩子才能学会理解他人约束自己。
书中很多的观点都来自于生活,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作者的这本书从我们生活中的细节开始讲起来,用她学到的知识和她带孩子的经验让我们可以很好的去学习养育孩子的知识,值得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