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还没开始,就取了一个很大的题目。若要说是不是走进了顾城的心,了解了有关于他的内心世界,又或是一篇关于顾城经历与创作的评话,对于这些都是不能够的。仅仅只是看过,又咀嚼过他的一两本诗集。看过了,读完了,翻旧了,又开始咀嚼,以至于都有点破败了,但仅仅只是一两本,最终,才汲取了一点点心灵的勇气与力量。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了黑夜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总有那么一天,阳光变成叶子,我的路成为宫殿。
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他用他的笔,在给你我,给世人,画着一幅又一幅的画,一双干净而清澈的眼睛,希望在召唤,历史在清醒;一个清寂的早晨,一轮远处篱笆上的太阳,甜甜的,润润的斜影;一片青青的草地,一片没有规则形状的云,一会看我,一会看云,远远近近,分分离离。
或许,他根本没有去画,没有为我画,没有为你画,也没有为世人画,因为他从来没有过取悦别人的态度和心情,只是简简单单记录了她孩提般的眼睛。
他很简单,把心和眼睛统统留在了那个他觉得最美好,最真挚的孩提时代,完成le与世人相悖的心与眼的逆行。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无形中学会了使用长鞭这样一件工具,有些人更是将它当作武器,像驱赶牛马一样,来鞭笞我们的心灵,让心灵不断前行,不断飞驰与狂奔在路上,等到有一天,累了,疲了,才发现错过了那么多风景,开始害怕,开始焦虑,开始拼命回忆,开始拼命占据,但一切的美好,似乎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远。心灵已成为长鞭的奴隶,习惯了永远的行走,却从来没有学会停留。
让世界变得复杂、冷漠、丑陋很容易,让它变的简单、温暖、美好却很难;让心灵不断前行很简单,让心灵停留却很难。如果,某个年纪,某个时间,你的眼睛与心灵,总能够看到很多的美好,那么请你一定丢掉手中的长鞭,怒斥那些驱赶的声音,让心和眼睛留在那个最美好的年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