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直觉思维》:正确认识直觉,帮我们打开大脑思维的新视野

《直觉思维》:正确认识直觉,帮我们打开大脑思维的新视野

作者: d4b92f7e6742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09:47 被阅读63次

《乔布斯传》中写到:“我逐渐认识到直觉性的理解力和感知力,远比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来得重要。在我看来,直觉是非常有用的,比智力强大得多。对我的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乔布斯一直在追寻内心和直觉的声音,在研发产品上,也保持了这种风格。当智能手机正在推出QWERTY键盘和触控笔功能时,苹果公司的iPhone却创新设计,采用多点触摸屏幕,推动了这个手机市场的风向,才有了如今普及的触控智能手机。

其实直觉思维遍布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选择结婚对象、第六感、考试蒙题等等都会用到直觉,只不过由于“三思而后行”思想的影响,再加上直觉潜移默化、无法量化,导致人们常常认为直觉思维神秘、不可预测。然而《直觉思维:如何构筑你的快速决策系统》这本书却发出不同的声音,作者认为直觉对我们的影响超出想象,我们有超过90%的选择是靠直觉做出的。

这本书的作者格尔德·吉仁泽是德国柏林马普所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这个研究中心很牛,涵盖了对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基础研究,对德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吉仁泽为人称道的是对在不确定条件下人类的决策和判断的研究,他曾荣获“美国科学促进会行为科学研究奖”,德国“科学书籍奖”等诸多奖励。还先后写了十几本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我们今天阅读的《直觉思维》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从直觉背后的逻辑入手,讲解我们是如何凭直觉作出决策的,直觉决策在什么情况下最有效,最后还提到非常有启发的“少即是多”原理。

一、直觉背后的逻辑

提起直觉人们的常常认为那是一种无意识的,并且很快就能做出决策的状态,对大脑没有什么消耗,通常情况下我们也不会察觉,基本处于完全的自主控制状态。作者在书中对直觉的定义如下:

-  迅速出现在直觉中的

- 我们意识不到它的深层运行机制

- 强烈实现动机

作者吉仁泽认为要理解直觉思维,可以从从无意识经验法则、进化能力和外在环境入手分析:

1、无意识经验法则

当我们看上图中的图片时,大脑认为左侧图片的原点是凹进去的,右侧图片中的原点是凸出来的,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判断是因为左侧图片的阴影在原点上方,右侧阴影在下方。我们的大脑根据阴影的位置这一外部刺激,做出判断的过程并不需要大脑深入思考,只是根据先前的经验将看到的数据编制在一起了。由于这个推断过程是无意识的,人们这个推理判断的过程就是大脑的无意识推断。

就像视觉的无意识推断一样,我们的知觉也会无意识推断,认知过程也有无意识推断作者将这些无意识中使用的、无法告知的推理过程称之为经验法则。

2、进化能力

心理学家迈克尔·托马塞洛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小猩猩、大猩猩和两岁大的婴儿看大人示范用工具获取臂展范围外的食物的实验,他们发现猩猩们知道用上这个工具,但是没有留意如何使用,而婴儿观察的非常仔细,能够如实模仿,虽然婴儿比猩猩小而且迟钝,但是他的模仿学习能力却比猩猩快很多。

经过上千年不断的进化,我们的大脑早已区别于爬行动物,我们的语言、认知记忆、模仿和情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外在世界强大的思维逻辑,各种能力相辅相成为直觉思维奠定了生理基础。

3、环境的影响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环境的影响作用。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老鼠走迷宫的实验:在T字形迷路里,往左走80%情况下能得到食物,往右走只有20%情况下有食物。在各种实验条件下测试后发现,老鼠大多数时候会往左走,但有时候他们也会往右。研究人员对这个80/20情况研究后发现,一只老鼠要得到食物就得和其他的老鼠竞争,如果都往一边跑,每只老鼠得到的食物就很少,有些时候选择次佳的道路也许得到的会多一些,这就是环境的影响作用。

二、直觉在什么情况下最有效:少即是多效应

有这样一个故事:蜈蚣有多条腿,各腿配合默契,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壁虎见了好奇就问蜈蚣:“你走路的时候先迈哪条腿?”蜈蚣听了心想:我光顾着走路了,从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于是,蜈蚣开始注意自己的步伐,它觉得先迈哪条腿都觉得别扭,久而久之机会不会走路了。像走路这样事本来是不需要过多思考的,壁虎的话让蜈蚣的理智介入进来,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结果适得其反。

我们常说的越多越好并不适合于有一定经验的情形,想得太多,反而会拖累甚至是颠覆自身的表现。同样的,在某些情形下,有限的时间和信息能改善我们的决策。

为了申请入学资格,三姐妹同时参与地理知识测试,其中两位姐姐不同程度的了解部分常识,大姐基本听说过所有的欧洲国家,二姐听说过一半左右,小妹一个都没听说过。测试发现,二姐回答正确的概率最高,表现好过大姐。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小妹没有一点储备知识,回答问题全靠猜,只能是碰运气,大姐听过所有国家,所以不能使用认知启发法,二姐则可以一半用启发法,一半靠猜,根据少量信息发酵成更多的信息,回答正确的概率就会更高。

少即是多效应表明当认知的正确率大于知识时,直觉最有效。当选项的多少处于中间水平时,更能取得最佳效果。这个效应与我们以往的信念相矛盾,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尤其在如今信息泛滥的时代,一味搜集信息的松鼠病患者告诉我们,少即是多。

三、简洁明了的理由,能胜过复杂的理由

假如你筹措了一笔钱准备投资基金,本着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你会怎么分配资金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里·马克维兹经过实验发现,最优的解决方案不是费劲心力获取基金的信息和内情,而是把钱平均分配给这些基金,你没看错,就是最近单的方法——平均分配。有投资经验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获取的信息要么是基于过去的推理,要么是基于未来的预测,毕竟未来还不可知,这些信息不过是预测分析罢了。简单平均分配的法则抛弃了以前信息的羁绊,仅靠简简单单的选择就能获胜。

学生时代参加考试时我们有这样的经历,遇到拿捏不准的题目,按照第一印象选出的答案往往更准确;理性的列出优缺点分析选出的结婚对象,远不如“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靠谱;警察在人群中凭直觉圈定的嫌疑人,更有可能是毒贩。直觉有它独特的魅力,有时候想的太多都不如直觉的判断准确。面对复杂时间,不如简单应对。

我是尾巴

爱因斯坦曾说过:“直觉式思维是神圣的天赋,理性思维是忠实的仆人。我们在现实中往往本末倒置。” 《直觉思维》这本书通过为我们带来了大脑思维的新视野,虽然直觉的研究还有待继续,但这本书让我们明白直觉不是大脑臆断,它是有科学依据的。

相关文章

  • 《直觉思维》:正确认识直觉,帮我们打开大脑思维的新视野

    《乔布斯传》中写到:“我逐渐认识到直觉性的理解力和感知力,远比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来得重要。在我看来,直觉是非常有用...

  • 2017-08-16另一种高端的思维方式--反直觉思考

    《反直觉思考:斯坦福大学思维自修课》 一般我们都是运用大脑千年开进化的直觉思维,我们应该学会反直觉思维。 (1)隧...

  • 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思考做决策的

    人的大脑是由两种思维系统构成的:“直觉思维系统”和“理性思维系统”。直觉思维系统靠的是直觉,反应迅速,而理性思维系...

  • 谈谈直觉思维

    什么是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就是生活环境给我们的直觉。 直觉思维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直觉思维和常识非常有用,但是有时...

  • 如何才能做到深入思考?

    我们的大脑一般会受两种思维方式所影响,一种是直觉思维,一种是审慎思维。直觉思维,考虑问题非常快速、及时;很...

  • 直觉思维

    这两天学到一个新词,直觉思维。 相比于理应思维,显然每个人的直觉思维之间的差异性会更小。 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猫会微笑...

  • 直觉思维

    看过一篇文章,说面对孩子要上学时,突然告诉父母自己肚子疼,能不能请假不去上学。这时父母一般都直觉的定义为是孩...

  • 直觉思维

    人们都是喜欢我的直接告诉我,但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靠直觉是没有依据性的,我们要学会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找出...

  • 直觉思维

    人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凭直觉比较多,很多人都认为直觉是一种感情思维模式。 其实不然,所谓的直觉是建立在一定的潜意识当...

  • 直觉思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直觉思维》:正确认识直觉,帮我们打开大脑思维的新视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zl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