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62088/ce7849a4dfda8e88.jpg)
几天前,老妈给我打电话询问如何在网上查询养老金。由于缺乏经验,我打算先摸索,再教老妈如何操作。然后我习惯性的打开微信,找到相关小程序,开始关联我的电子社保卡,获取定位、输入支付密码、脸部识别一气呵成,完成注册。正当我以为一切都“So easy”(超简单)的时候,拨通老妈电话,开始指导,突然发现,我一气呵成的操作,对她来说是非常难度的,也让我意识到现在的软件设计其实在老年人可用性设计方面还远远不够。
设计的好坏由用户决定
首先,明确下”老年人“的定义,是目前40岁左右及以上年龄的用户,特别是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居民。
由于疫情的爆发,大部分人出不了门,导致有大量的老年人需要“被迫”使用各种线上产品,其中包括各种公共服务的线上业务,而有些公共服务,如养老金、社保、医保是可以通过用户的微信号/支付宝账号获取的用户的身份证信息,所以它完全可以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老年人。
即使不能获取,像养老金这样的业务,其核心用户就是老年人,将产品设计成适合老年人使用,才是真正的满足80%的用户需求,才能称之为好设计。
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区别?
生理角度
在你乘坐电梯或者公共交通工具时,可以留意老年人用户使用手机的界面,会发现他们喜欢半眯着眼看手机,同时,手机界面的字体和图标都普遍偏大。
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下降是非常显著的特质之一。这也意味着,在内容设计上,可读性非常重要,可以考虑采用更大的字号和更粗的字重。
心理角度
研究发现45%的老年人表现出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和探索的意愿。对面问题,他们习惯用老办法解决,而当老办法不奏效的时候,他们大概率会选择放弃,而不是选择其他解决办法。另外,研究还发现,老年人放弃任务的可能性是年轻人的2倍,且当他们遇到问题时,由于缺乏自信,90%会产生自责情绪。
但作为一名设计师,我几乎可以100%确定这个责任应该落在产品以及设计师身上,因为他们并没有很好的为老年人而设计。
如何设计?
大字号和小目标
由于视力的下降,需要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应该使用更大的字号和更深的颜色,以及内容与内容之间有明确的区隔,便于用户阅读。另一方面,将任务的大目标拆解为小目标,并尽可能选择简单的,操作数较少的控件和模式,以增加用户操作的确定感。
灵活而宽容的界面
“儿子,界面出现红色,是不是不行了?要不不弄了。”
“儿子,不知道按了啥,回不去了,要不不弄了。”
“儿子,没见过这个东西,不会弄,要不不弄了。”
我语重心长的说“妈,坚持一下!”
目前许多产品只提供一种用户的操作或输入形式,而老年人由于缺乏使用互联网产品的经验,一定程度“简化”的控件和内容,有可能对老年人来说可能已经过渡简化,导致无法理解和使用。
另外,由于老年人使用产品相对年轻人更容易出错和自责,在产品设计上应该考虑尽可能让用户减少犯错的可能性,以及做到用户出错时,采用更人性化和温柔的提醒方式,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最强刺激的提醒。
一致性
设计一款产品不可能保证永不更新,值得尝试的是,尽量保证关键任务步骤一致性。因为有一半的老年人会记录完成任务的操作步骤,而颠覆式的改版,可能导致用户的笔记失效,无法完成任务。
接近普通人
这个灵感来自于老年人用品的设计理念。很多辅助老年人走路工具的设计是缺乏情感考虑的,如助行器。因为它需要用户弓着腰,用起来也很笨重,这样的设计虽然满足了走路的实用性,却会让用户看起来缺乏精神且衰弱,甚至,很多老年人为此放弃出门。
而作为设计师,是否可以设计一款新型助行器,让它足够高,不需要弯腰,同时,不再笨重,而是更接近正常人,让用户可以开心和没压力的使用。而且还可以对其功能进行扩展,让它可以作为临时桌椅且方便携带,不仅可以给老年人使用,让所有人都可以使用。
如何评估设计?
目前主流的方法是通过定量测试,收集四个可用性指标来进行衡量。
任务成功率:用户是否能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时间:用户多快完成任务?用于衡量效率。
错误率:用户出错的频率?
满意度:在1-7分内,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总结
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很多产品设计是缺乏对老年人可用性的考虑,甚至是用户群体主要为老年人的产品。同时,通过阐述老年人与年轻人生理和心理的不同,为老年人可用性设计提出一些设计意见,如大字号小目标、更灵活和宽容、保证关键任务步骤一致性,以及让它用起来更像正常人。另外,完成设计后,可以通过四个可用性指标,任务成功率、完成任务时间、错误率,以及满意度来评估设计好坏。
感谢你的时间。
公众号:设计系求生指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