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几个老师请假,我被安排代一节四年级的课,说是代课,其实就是由上课老师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我去帮忙管理一下学生而已。
今天代课的这个班级,同事们都说是一个行为习惯良好的班级,所以我打算带上一本书,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我就读我的书,互不干涉,两全其美。
来到教室,我先交代了我来代课的原因,然后把他们的老师留的两个学习任务(一个写字,一个阅读)写在黑板上,告诉他们这节课的内容就是完成这两个任务,交代完了我便打开书来读。
刚开始的时候教室里非常安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埋头写作业或者阅读,我也安心读了几页书,大概十几分钟以后,教室里开始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我一抬头,发现有几个孩子在交头接耳,我走过去,问他们怎么了,他们说任务完成了,我便让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接下来的活动,只要不离开座位,不影响同学的学习就行。
大概是听到了我跟这几个孩子的交谈,旁边的几个孩子像得到圣旨一般,有的从课桌里拿出别的课外书读起来,有的拿出绘画本画起画来,还有的拿出粘土玩起来。
我索性放弃了继续看书的想法,开始观察孩子们的活动。我走到那个玩粘土的孩子身边,看着她拿起粘土往一张白纸上贴,她见我看着她,得意地向我介绍,这是一种不一样的粘土,干了以后就硬硬的,所以可以捏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我又走到一个玩折纸的孩子身边,他已经完成了几个尖尖的折纸,我问他在折什么,他说他在折小刀,然后还给我示范了怎么把这几个尖尖的折纸套在一起变成一把小刀,他套了三四个,我明白了,他要折的是那种美工刀,那种可以一片一片掰掉刀片的美工刀。套好以后,他告诉我,别看是纸折的,这小刀也是锋利的。我笑了笑,算是相信了他的话。
回到讲台上坐下来,我又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那个眼睛大大的男孩,只见他的课桌上摆了七八团湿湿的纸巾,这些湿纸巾每隔一段距离摆放一团,在课桌上形成了一个“凵”字,细看一下,这些湿纸巾都有点洇红了,中间放着一支笔芯。我走过去问他:“你这是干什么?”他解释说,笔的墨渗出来了,他把纸巾弄湿了去擦,用了这么多纸巾才擦干净。我问他这些湿纸巾为什么要这样摆,他说没什么,就是想这样摆。
然后,他拿过放在桌子左下角的一个两三厘米见方的绿色小盒子,告诉我,他刮了一些白色粉笔和一些绿色粉笔放在这个小盒子里,用水调和了,想看看会变成什么颜色。我接过小盒子一看,果然有白色和绿色的粉末,也看得出是用水调和了的。他说他在等这个盒子里的粉末变干,我便走回了讲台。
不一会儿,他招手让我过去,原来,他已经挑出了一些调和好的粉笔末,铺到纸上,可是纸上的粉末涂抹开来还是绿色,他有些不解,问我为什么没有变颜色,我反问他为什么,他说下课要去问问科学老师,我让他自己想想,他想了想,说,应该是我的白色粉笔末放得太少了吧。我说有这个可能,你可以多试几次看看你的思考对不对,他开心地点了点头。
我继续在教室里转悠,我发现,如果换一种心态,看到的都是孩子们可爱、灵动、爱思考的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