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放松的一天和高效率的一天有两点不同,昨天缺少了生活的情调,今天反思时后悔没有好好积累、浪费了时间。怎么二者兼得呢?
心思用在孩子身上,用在行动上,让孩子每天都有学习发生,上午观看纪录片《走近科学》,下午给他读西游记并追剧。剩下的时间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现在正在玩他的鱼缸里的鱼,在我的干预下生活少了无聊的打闹。
2.
学习当担者行动中级课程魏智渊老师的讲座《0--18岁的儿童写作地图》,低段读写绘、中段自由写作和童诗创编、高段及中学自由写作。我教中
学,孩子们大多青春期,是英语学科,呈现出来的学情是词与思不协调,更多的是词跟不上思。
自由写作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课程的安排也是同样,为什么不能在课程内自由写作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回到魏老师的讲座:“写作是生活”,我是不是可以把学科话题下的写作和生活下的写作让孩子自由选择呢?
之前教过一个学生,他的英语作业全部都是作文的形式,内容是他的日常所思所行,有一种和我交流的形式。有一篇甚至是表达对一个女孩的暧昧之情,在读到最后带那个女孩名字的那句前,我的心都咚咚的,情感溜露的太真实了,当然他是英语阶段第一名的孩子,其他孩子的英语表达能力可以达不到。为什么不引导呢?教育不就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吗?
英语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结合以上分析我计划让学生准备一个可以公开的日记本,每天坚持用英语写些东西,哪怕只是一句话,哪怕有的同学会抄袭,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反而是教育的最好契机。关键是我可以而且非常必要每天和孩子在日记里对话,不,这不是日记,是自由写作本,但我要批改,针对今天孩子的文字进行对话。与之相对应的是每天课前的自由说,自由说只有一个同学有机会,而写作刚好是他们可以出现的好机会。随着交上来空白的本子或者只有一句话的本子,那又怎样?不是有波迪老师老师吗?
这样就很明白了,符合自由写作的本质:我手写我心,真实的生活;数量放在每天一篇,绝对没有问题,而兴趣在于鼓励。
自由写作是道德人格发展,如果我批改的好,孩子可能会逐渐的用语言表达一些成长过程中的事情。
3.
晚上和家人分享与之前相比或与他人相比,有稍许的思维方面的进步,我认为这与每天的反思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暗示会鼓励我只问耕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