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图解黄石公素书》原始章第一 道不可以无始

《图解黄石公素书》原始章第一 道不可以无始

作者: 胖子大头 | 来源:发表于2017-09-11 23:23 被阅读0次

原始章第一 道不可以无始

"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
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 原文: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 身兼五德,立身成名
    • 注:“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 王氏:“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 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以道为本,以德为用,以仁济世,以义处事,以礼待人。
    • 综观张良一生,辅佐汉高祖刘邦开创大汉王朝,为汉王朝平定天下出谋划策,令汉军得以脱困,为以后刘邦与项羽争天下打下根基;鸿门宴拉拢了项梁,保住了刘邦的性命;几次为刘邦挽回军心;为刘邦确立了太子,避免了夺嗣的危机;鸿沟议和后,力谏刘邦乘项羽依约退兵之机追击楚军,勿使纵虎归山。封侯时,甘心退让,婉拒万户侯,只受留县一地,刘邦封其为留侯。刘邦曾评价张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原文: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 遵循天道,万物可知
    • 注: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之间)。大而八绂之表,小而芒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尽,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日用而不知也。
    • 王氏: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 楚人隐形——“一叶障目”
    • 盲人摸象
    • 道可分为天道、地道、人道
  • 原文: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 顺应自然,各得其所
      "注: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至)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者)也。
      王氏: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雨顺序,滋润万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产,飞禽、走兽,各安其居;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讲明圣人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忠于君主,孝于父母,诚信于朋友,是人之德也。”"
    • 注: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至)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者)也。
    • 王氏: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雨顺序,滋润万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产,飞禽、走兽,各安其居;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讲明圣人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忠于君主,孝于父母,诚信于朋友,是人之德也。”
    • 《百喻经》——佛祖舍身饲鹰。佛祖、鸽子、老鹰
    • 大禹治水
  • 原文: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 宅心仁厚,天下归一
    • 注: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慈慧恻隐,所以用仁者也。非(有心以)亲于天天,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咸若。”《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其仁之至也。
    • 王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义让,必无所争也。仁者,人之所亲,恤孤念寡,周急济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与同忧;我之快乐,与人同乐,是恻隐之心。若知慈惠、恻隐之道,必不肯妨误人之生理,各遂艺业、营生、成家、富国之道。
  • 原文: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 适宜变通,刚柔并济
    • 注曰:“理之所在,谓之义;顺理决断,所以行义。赏善罚恶,义之理也;立功立事,义之断也。”
    • 王氏曰:“量宽容众,志广安人;弃金玉如粪土,爱贤善如思亲;常行谦下恭敬之心,是义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赏,多人见之,也学行好;有罪歹人刑罚惩治,多人看见,不敢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 原文: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 注曰:“礼,履也。朝夕之所履践而不失其序者,皆礼也。言、动、视、听,造次必于是,放、僻、侈,从何而生乎?”
    • 王氏曰:大抵事君、奉亲,必当进退;承应内外,尊卑须要谦让。恭敬侍奉之礼,昼夜勿怠,可成人伦之序。”
    • 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
  • 原文: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 德才兼备,为人之本
    • 注曰:“老子曰:‘夫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者,散也。道散而为德,德散而为仁;仁散而为义,义散而为礼。五者未尝不相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体,故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黄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无一焉’”
    • 王氏曰:“道、德、仁、义、礼五者是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不可无一焉。”
    •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原文: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
    • 治乱兴衰,关乎君子
    • 注曰:“盛衰有道,成败有数。”
    • 王氏曰:“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国昌盛,尽心而行;君若无道,不听良言,其国衰败,可以退隐闲居。若贪爱名禄,不知进退,必遭祸于身也。”
    • 范蠡被誉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之人。
  • 原文:审乎治乱之势
    • 审时度势,运筹帷幄
    • 注曰:“治乱有势。”
    • 王氏曰:“能审理、乱之势,行藏必以其道。”
    • 审时度势,见机行事,只有把握住最有利的条件和机会,伺机而动,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在不断变化的事物中,把握住成功的主线,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 原文:达乎去就之理
    • 知进识退,见好就收
    • 注曰:“去就之理。”
    • 王氏曰:“若达去、就之理,进退必有其时。见可治,则就其国,竭立而行;若难理,则退其位,隐身闲居。有见识贤人,要省理、乱道理、去、就动静。”
  • 原文: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 韬光养晦,伺机而动
    • 注曰:“道犹舟也,时犹水也;有舟楫之利而无江河以行之,亦莫见其利涉也。”
    • 王氏曰:“君不圣明,不能进谏、直言,其国衰败。事不能行其政,隐身闲居,躲避衰乱之亡;抱养道德,以待兴盛之时。”
    • 龙无云则成虫,虎无风则类犬。
  • 原文: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
    • 时至而行,位极人臣
    • 注曰:“养之有素,及时而动;机不容发,岂容拟议者哉?”
    • 王氏曰:“君臣相遇,各有其时,言听事从;立功行正,必到人臣相位。如魏征初事李密之时,不遇明主,不遂其志,不能成名立事;遇唐太宗圣德之君,言听事从,身居相位,名香万古,此及时至而成功。”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原文: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
    • 把握时机,建立伟业
    • 王氏曰:“事理安危,明之得失;临时而动,遇机会而行。辅佐明君,必施恩布德;理治国事,当以恤军、爱民;其功足高,同于前代贤臣。”
    • 魏源《圣武记》中言“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原文: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王氏曰:“不遇明君,隐迹埋名,守分闲居;若是强行谏诤,必伤其身。”
  • 原文: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 德高望重,名垂千古。
    • 注曰:“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 王氏曰:“识时务、晓进退,远保全身,好名传于后世。”

2017年9月11日23时23分40秒
这篇是为发表而发表,以前的读书笔记,没有任何自己的思考。纯粹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后补上自己的思考。

相关文章

  • 《图解黄石公素书》原始章第一 道不可以无始

    原始章第一 道不可以无始 "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

  • 黄石公素书注释汇编

    黄石公素书注释汇编 西汉·黄石公 著 民·寄中兰若主 辑 前言 素书原序(宋、张商英) 素书白文 原始章第一 正道...

  • 宗源釋道:时至而行 得机而动

    《素書》曰:时至而行 得机而动 原文 素书——汉·黄石公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

  • 读《素书》之原始章

    今日开始读《素书》之原始章,宋代宰相张商英注:道不可以无始。清代王氏曰:“原者,根。原始者,初始。章者,篇章。此章...

  • 原始章第一

    原始章第一 注曰:【道不可以无始。】 王氏曰:‘原者,根。原始者,初始。章者,篇章。此章之内,先说道、德、仁、义、...

  • 素 书

    素 书 汉·黄石公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

  • 黄石公赠张良之天书——素书(全文)

    黄石公赠张良之天书——素书(全文) 原始章第一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 《图解黄石公素书》序言

    原著:黄石公 主编:何清远 绘:罗成强出版发行:九州出版社版次:2010年10月第1 版书号:ISBN 978-7...

  • 黄石公素书原序

    黄石公素书原序 宋张商英序 《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

  • 素书 原始章第一

    原始章第一 作者:黄石公 原始章是本书总纲,主旨是阐发世道盛衰之起因,治乱之原由。故以“原始”标作章名。全章分为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图解黄石公素书》原始章第一 道不可以无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jq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