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着眼点放在想要的而不是不满的内容上,这就是着眼点的力量。
安东尼·罗宾曾说过:“事物本身并无快乐痛苦之分,一件事究竟是快乐还是痛苦,关键看你持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眼光去对待。如果你对周围的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觉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借着感觉的调整,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振奋起来。快乐与否,关键在于你的着眼点放在哪里。”
既然着眼点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着眼点呢?
首先,对人应着眼于他人的优点。
如果我们能够关注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那么人际关系将会变得更加融洽。
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样的企业就会成为一个美好的天堂;相反,如果大家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那么这个企业就会成为一个痛苦的地狱。
其次,“管理者要做木匠,不要做医生”。
管理者应该像木匠一样,善于发现员工的优点和潜力,并将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有句俗话说:“木匠眼里无弃木,医生眼中无完人。”
意思是说,
木匠眼里无弃木:在木匠眼里,再小的一块木头也有它的用武之地,他也要考虑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让每一块木头都有其用途和价值。即使是一块看似无用的废木,木匠也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加工,将其变成一件有用的家具或艺术品。
医生眼中无完人:医生在对待病人时,不会将病人视为完美的人。他们会关注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问题,并尽力提供治疗和建议。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医生也会提醒他们注意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也意味着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长处,而不是只看到他们的短处。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整个团队的绩效。
总之,调整着眼点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更加积极地看待事物。
这需要一些练习和耐心,但一旦形成习惯,那么必将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努力,将着眼点放在想要的而不是不满的内容上,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你还有其他关于调整着眼点的建议或者经验吗?欢迎留言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