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漳浦“红军林”成为廉政教育基地

漳浦“红军林”成为廉政教育基地

作者: 塔影河桥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14:43 被阅读0次

陈基山老人向来客介绍荆林村的“红军林”。

近日,漳浦县盘陀镇荆林村的“红军林”内,多名游客慕名前来游赏,他们徜徉于“天然氧吧”中,或侧耳倾听悦耳的鸟鸣,或端坐于亭子畅谈古今,在享受着这片生态林带来的惬意的同时,重温当年红军不怕艰苦、浴血奋战的光辉岁月。

“红军林”最初是荆林村一片200多年历史的原始树林,土地革命时期成为闽南红三团的革命根据地,后来人们就把这片老树林称为“红军林”。如今,“红军林”成了盘陀镇的廉政教育基地。这片林子的由来,在当地流传着一段感人的历史。

“为了保护这片树林,历史上村里曾多次立下村约。”75岁的荆山村村民陈基山说,数百年前,陈姓开基先祖举家迁徙路过此地,看到歇脚的树林蓊蓊郁郁,认定是块“风水宝地”,便定居于此,并将此地命名为“荆林”,村子便由此得名。“树林不但防止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还能涵养水分让山泉源源不断,老祖宗认为‘林子旺,社里才会旺’。”陈基山说,为了避免个别族民和外来人员破坏这片老林子,陈氏先祖一开始就立下“禁约”。“禁约”规定:凡是锄一块草皮者,罚一担谷子(180市斤);凡是砍一树枝者,罚一头谷子(90市斤)。虽然是口口相传,但大家一直很守约,没人敢动林子一枝一叶,这片树林因得到保护而茂盛。

到了土地革命时期,漳浦英雄儿女纷纷加入闽南红三团,荆山村这片老树林成为红三团的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的飞机前来袭扰,村民们纷纷躲进“红军林”。“因为它的荫蔽,大家才保住了性命。”陈基山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为了更好地守护这片树林,荆山村再次“立约”。新约规定:凡是偷砍一棵树者,罚一社饼(全村每户分一个饼),外加放映一部电影。“全村人守护合约如守护生命,没有人违反过。”村民陈金能说。如今,60多亩“红军林”长得郁郁葱葱,樟树、朴树、枫树、刺桐、青冈栎、薄姜木、黄芪、铁青等上百种树遍布其间,走进林子,处处鸟语花香,让人仿佛走进一个天然的植物博物馆。

鉴于这片“红军林”的独特魅力,去年,盘陀镇将荆林村列入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项目,先后修建了两公里长的环村“红军路”,几百米长的“红军林”观光木栈道和一座凉亭,并在林子入口处竖起红军战士的塑像,以供后人瞻仰。前不久,在漳浦县老促会的牵头下,这片天然林前立起了一座石碑,上面刻着“革命老区森林公园”。从此,“红军林”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现在,这片‘红军林’是盘陀镇的廉政教育基地之一,告诫后人不能为了人类的私利而破坏宝贵的林木资源,同时警醒后人铭记闽南红三团的光辉历程,传承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盘陀镇纪委书记陈琳贵说。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漳浦“红军林”成为廉政教育基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of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