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在农村,一家4个女儿没有儿子,会被周围人如何看待?
这个问题,对小敏来说简单又清晰:被轻视、嘲笑和欺负。
她们姐妹四人,从大姐到她,年龄跨度十几岁。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和“家有男劳力,干活不发愁”现状的支配下,爷奶催生、爸妈想尽办法要生一个儿子。直到医生最后宣告:“再生,就有生命危险了。”
小敏是最小的女儿。她上小学的时候,大姐已经嫁人,二姐外出打工,学习成绩好的三姐,走在村子里都会被人指点“女孩读书有啥用啊,还不如跟她姐出去挣钱。”
邻居家有个调皮的男孩,放学路上追着她跑,她一回头,男孩手里的石块飞出来,正好砸在她额头上,鲜血直流。妈妈气不过,带着她去找邻居,邻居家婶子腰一叉:“女孩子就是爱哭,不就磕破点皮儿么,两天就好了。”
三姐考上高中那年,爷爷生病住院,学费+手术费赶到一块儿。小敏爸跑了9家去借钱,有人笑着拒绝,有人直接说:“恁家这条件,借了啥时候才能还上?”她爸一个大男人,回到家一言不发地抽起了旱烟。
村里的地是老早就分好的,但她家有块地越种越窄——相邻两块地的主人,不谋而合地在犁地时左歪一点、右歪一点,分走了两垄——虽然多打不了多少麦子,但谁让他们家看起来“软弱可欺”,便宜不占白不占。
有一年收麦,小敏妈不小心被家里的耕牛带着滚到沟里,背上骨折。但地里的活“十万火急”,她妈愣是忍着疼继续干活。叔叔姑姑们也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你看这要是有俩儿子,干活不就快了。”
从小,小敏话就少。村上人说她“看着木木的,长大了能有啥出息。”
但小敏成了村上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女生。
大学的学费是申请的助学贷款,生活费大部分来自姐姐,她自己也打零工,在学校食堂帮忙、做家教、发传单。
大学毕业,非常欣赏她的老师推荐她去了一家报社,从实习生到小助理,再到跑民生线的记者,栏目主编,再到同事们眼中“最靠谱的媒体人”,她一步一步,走得扎实又谨慎。
后来,报社转型,她跟一个同事创业做自媒体,更好赶上微信公号大发展,互联网+盛行,他们做得风生水起。
现在,他们家的瓦房已经改成了漂亮的两层楼+小院。几个女儿都出嫁后,爸妈春天在北京住,夏天回农家小院,冬天去南方,偶尔带带外孙。
“看人家老王婶子,衣裳多得穿不完,家里冰箱没空过,冰冻的大虾、碗口大的石榴、说是从内蒙运来的羊肉,想吃啥没有。”“人家是真有福,几个闺女比着孝顺,还不用受儿子媳妇的气。”“人家小敏才出息哩,回趟老家,听说县长都要请她吃饭”……
邻居们背后的羡慕、当面的恭维,小敏并没有太大反应。她爹外出借钱受挫,她被邻居家孩子欺负,是童年时的伤。但她和家人已经用自己的努力、真诚,一点点把自卑打碎,为自己、也为家人造起了新的护盾。
这是我们村一个姑姑的故事。之前听我妈讲过她的故事,激励我“人穷志不短”“读书改变命运”。我对她的经历充满了好奇和敬慕,但因为住得远又不同级,交流并不多。
今天无意间刷到她的抖音,作品中有她工作的个别视频,也有她居家做饭、读书、陪孩子游玩的画面。忙碌充实,又岁月静好的样子。
有个视频,她配的文字是:不用去向看不起你的人解释什么,只管前行。你越强大,收获的善意友好也会越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