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
儿子从未提过对书法班不感兴趣,从未讲过不想去。
——妈妈,我不想去书法班。
—为什么?
——太累,刚刚选中我去参加区里的比赛,我很激动,也感到有压力,外面培训班老师和学校老师要求不一样。
—今天不想去,是担心害怕把握不好写字要求,衡量不好用什么方式写,是吗?
——是的,老师轻重要求不同。
妈妈停顿了一下,不知怎么回复好,心里有点不悦。
——我这次停课,下周再去,这几天每天一张的写字任务有点重,衡量不好用什么方法写,比赛后我再去培训班老师那里学,用他的方法写。
妈妈听了,心想既然有自己的想法,今天不去,下次调整。不过,口头答应后又担心以后会不会又这样找到理由不去上课呢。
我的拆解:妈妈说最初听到感到生气,觉得儿子找理由不去上课。
那么生气之前是什么感受?——欣慰,他有自己的打算。
再之前呢?你刚刚听他说不想去,你最初的感受是?——吃惊。
是的,所以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可以先表达出吃惊的感受:听你说不想去上课,妈妈感到很意外很吃惊……不过听你说了缘由,看到你有自己的打算,妈妈感到很欣慰,你为了这书法比赛赛出好成绩,有自己的考虑和打算。
同时,我还提到了我们很容易对孩子稍有不同的想法做法会心生恐惧,那种无法控制和驾驭的感觉。我们可以考虑下是不是有这样一份失去控制的恐惧感。需要去控制吗?
妈妈回复,当找到吃惊和欣慰的感受并表达出来,那种理解对方的柔情感觉明显多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