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0-01教学第三、四周 在绿龙山庄

2018-10-01教学第三、四周 在绿龙山庄

作者: 昙_67f6 | 来源:发表于2018-10-05 08:14 被阅读0次
    黄昏时的红薯地

            “明天我们就要走了吗?”

            “对啊!”

            “好快啊!”

            “对啊!我觉得就像才过了一天一样。”

            一个孩子的问题引发了几个声音,我的内心也是这样,时间过得真快,十几天就这么过去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单纯质朴的生活让我的内心平静如水,也安于这里与山下不同的生活方式及节奏,孩子们也是如此,融入得如此天衣无缝。

    “吃货们”的上山路

            周一一大早,像往日上学一样,孩子们都早早地来到了校门口的大巴前,爸爸妈妈们面带微笑地帮他们把行李放进行李舱。时间一到,我们就欢快地告别家长们,开始了农耕游学的旅程。

    闲来无事看风景

            一路上,有的说笑,有的睡觉,有的看着外面的风景。刚一上高速,DD就笑着对我说:“那个车里坐的好像是KX的妈妈,我还以为家长们偷偷跟着我们呢!”

            很快,我们就到了高岭屯政府外的运动场。孩子们下了车,取了行李,感谢了司机师傅,在运动场上玩了起来。大约十分钟左右,王老师开着他的伊维克来接行李,一个农民大伯领着我们沿着山路向山庄走去。

              正是成熟的季节,栗子沉甸甸地缀满枝头,有的已经咧开了嘴儿,路旁山坡上的野酸枣像红玛瑙一样诱惑着孩子们,曲曲折折的山路因为有了野酸枣的陪伴,不觉漫长,反而多了几分野趣,YD还拾到了一个完美的蝉蜕。大伯特意带我们爬了王老师种谷子的山坡,金黄的谷子已经垂下了头,最有意思的是,草丛间、谷子间偶尔还会看到将要成熟的南瓜、西瓜,这个时节看到西瓜真是个诱惑,也是令人新奇的事情,孩子们立刻说:我都口渴了,现在要是能吃口西瓜,该多好啊!开始有人喊:我都饿了!

    放哪儿都很美的蝉蜕

            下了山,走了一段石板路,我们看到了山庄的院子,房顶上铺满了花生,外围堆着金灿灿的玉米,好一派丰收景象。进了院子,曾老师笑着迎了出来,招呼孩子们洗手吃饭。想是走饿了吧,也或许很少吃这样简单的饭——杂粮豆粥,大家吃得很香!

    新鲜与热情之后才是真正地升华

            所有的开始都离不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没做过的事情总是好玩的、充满了兴趣,推磨、剪谷穗、捋花生……被孩子们当成了游戏,排队抢着推磨,看谁剪的谷穗又快又干净,我要多捋些花生……

    每一步都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

          当时间延长,推磨时不能聊天,眼望前方,推出汗;剪谷穗,我们各自背自己的袋子,没办法互相帮助,考虑自己能否背动;捋花生时自己做自己的,安静地工作;跑步要流汗……“我腿疼‘’“我胳膊疼”“我不喜欢捋花生”“我跑不了”“我手扎刺啦”……

            当热情逐渐冷却,当新鲜变成一种常态,那一刻的坚持才是来农耕最有意义的所在。

    我肩负的是我可以承受的

            第一天到达山庄的下午四点左右,我们便开始了工作——摘花生。

            所有的工作对我来说,都是初次接触,我并不知如何安排才更有效,孩子们同我一样。看着农民伯伯把大捆大捆的花生从车上卸下,只晓得把花生捋下来,却不想放在哪里更干净,捋过的花生枝如何摆放更便于收拾,大家都觉得新鲜,大干起来。夜幕降临,花生倒是摘下来了,有的混在一堆叶子里,有的还算干净地堆成堆儿,有的枝梗放得横七竖八,孩子们穿梭在花生之间,脚下毫无意识地踩碎了很多花生。我们觉得干了很长时间,也自以为干得很不错。直到晚上装袋儿时,我们才知道如果花生不干净地与枝叶分离,在碎叶中找花生是多么的困难,更何况我们还要打着手电!如果不是听王老师说那些花生干枝是用于山羊冬天的食物,那些没了花生的枝叶于我们来说是多么得不屑一顾,何必轻拿轻放?如果没有曾老师严厉地喝斥“脚下的花生每一颗都来之不易,怎能将食物踩在脚下”,孩子们怎么会思考脚下的世界与我们的食物有何关系?没有耕地、播种、除草、浇水,只是经历了收获的我们,恐怕很难体会播种者对粮食的珍惜之情。

          就这样, 摘花生的工作每天都会进行,这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和孩子们一点一点的变化。仅从工作方式来看,我们开始明确花生、干枝分离后的摆放的要求,很少有孩子摘完花生后随意地把干枝丢在身后,这样收拾干枝的爷爷在第二天很快就能收好打捆了,我们的目标是“不因我们的工作给别人带来麻烦”。

    捋花生

          新的问题又来了。刚来时,我会担心孩子们因为从来没有长时间做过这样的农活,会坚持不下去,于是我就边干活边带他们唱唱歌、玩个词语接龙的游戏啥的,觉得干得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就让他们自由会儿,或者来个农闲时光音乐会,自我感觉设计得还不错。连着两次,王老师从山里回来,看到孩子们有玩的有干的,对着我说:让孩子们玩玩。可是我愚钝,并未理解。直到那一次摘红薯叶回来,孩子们跟我说,王老师批评他们了,说叶子采得不好,说他们不认真干活。我想,孩子们挺认真地干活的,这些活都没干过,这样已经很不错啦!曾老师的话提醒了我,王老师希望孩子们干活有干活的样儿,干活就安安静静地干活,想玩就到工作场所外痛快地玩!不能一边玩,一边聊天,一边干活,那样是干不好的。这使我想起了一天早晨两个男孩子推磨的场景。那时候,大多数孩子都在外面晨跑,两个男孩跑完后又来磨面(当时还在磨面热情中),曾老师说,你们两个只看着眼前的路就好,用身体去推,脚要用力蹬地,谭老师帮你们填磨。于是我们三个就各在其位地工作,整个大厅里逐渐安静了下来,两个孩子慢慢沉浸在周而复始地推磨中,他们的双脚和身体真得越来越和谐,越来越有力量,眼神也专注而坚定。当时我心“怦”地一下,我被那个画面感动了,而打动我的是两个孩子在工作中的专注!想到这儿,我明白了王老师的意思,“干活就是干活”说的就是专注地工作、纯粹地工作、做就做好,反之,就玩个痛快!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品质吗?

            第二天在摘花生之前,我跟孩子们说:前两天我们完成的是量的目标,今天,我们定个目标,就是看看谁可以安静地一个人工作,直到曾老师叫我们回去吃饭。当然,如果累了,你可以离开工作区,到外面去玩一会儿,自己调整好再回来继续工作。四个女孩子在院子里和刘老师一起择叶子,屋顶上所有的男孩子和另外四个女孩子与我一起摘花生,我们做得井然有序,花生直接装进袋子里,干枝整齐地码放在身旁,根是根、梢是梢,还有专门捡碎叶中的花生的……一切都在一个安静的流中,不知不觉太阳西斜了,三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有的孩子开始饿了,有的开始感觉到累了,我说:如果觉得累了,你们可以停止工作了,今天我们工作的状态非常棒!有的孩子很开心,直观上他看到自己今天独立的工作量好像比前一天两人合作时还多,“我想称一称,可以吗”。于是,停止工作的孩子们开始陆陆续续地称重,每个孩子看到自己完成的工作量时都很兴奋,有的说“比我昨天还多”,有的说“昨天我们两个人都没我一个人多”,还有的说“今天过得可真快”,最开心的是YD,他的工作竟然比前一天多了一倍,他觉得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我一直都在工作,没说话,就慢慢地弄,就这么多”!我送他了个大拇指。此外,前几天需要帮助的孩子,爱走神的RS、XX、DD比第一天的工作完成得还多,爱说话的MM、DM给自己定了个十斤的目标,大家休息了还不停。CC更是个劳动能手,看到大家都完成得那么好,再坚持一会儿,我要摘二十斤。后面的几天,我们都提出了这个安静工作的要求,孩子们很容易做到,表象的见证就是他们工作的效率和品质简直翻了一番!这让我更清晰农耕的意义——学会专注持续地工作!

    我自己也捡了这么多 合作之美

          除了捋花生,我们还做了其它的农活,剪谷子、打栗子、打山泉水、拾稻穗、摘薯叶、摘南瓜和西瓜,每一次都是因新鲜而快速进入,之后便是一个新的挑战。

          剪谷子容易,每人各负责一块地,我们成了跑山“圈地”者,圈着大块地的是大地主,圈着小块地的是游牧农民。一开始,孩子热衷于快速完成工作,好去再圈下一块地,显示自己的能干,慢慢地,才发现,袋子渐渐满了,这可怎么下山呢?环顾下四周,求助老师?每个人都有个袋子啊,只能靠自己了!“我只能剪这些了,不然我就拿不动了!”当然要考虑自己的力量啦,一定是自己可以把谷子带回家才行。我回应着他们。最后,我们每个孩子都甩开膀子,大大小小的谷子袋扛在肩上,谁多谁少又怎么样呢?我已经做到我自己的最好,帮助谷子回家啦,就足够啦!

    打栗子

          打栗子很好玩,扛竿子、摇树干,栗子们“噼里啪啦”落下树,太有成就感啦!可是,如果栗子在头上,可有砸到头的危险哟!你看,可怜的HER啊,她说差一点扎我的眼皮。栗子落满坡,藏在草丛里,好不容易找到,可是它们可不会那么心甘情愿地跟你回家的噢!那一个个小刺猬,会用尖尖的刺扎一下你,看看你这个朋友的邀请是否真诚。还有就是那无所不在的鬼针子一定是栗子们的铁杆朋友,他们总是会在你不经意时把你变成刺猬,即使你拔了他们,他们的三只脚仍然会执著地留在衣服上,时不时地刺你一下。

          摘薯叶更简单,王老师示范了呀,可是为啥咋干都不对呢?好郁闷!

    摘红薯叶

          今天下午的工作是拾稻穗?那么简单。可是为啥别人能拾到,我就拾不到呢?仔细观察下,农民爷爷奶奶们干活干得太漂亮了,基本上没有什么落下的稻穗没被割,那我的伙伴们怎么拾到的呢?噢!原来,当爷爷奶奶们抱起成捆的稻穗时,会有调皮的稻穗儿落下来,原地会有,路上也会有,我赶紧去看看,呵呵,这回我终于拾到了。尽管我们没有体验到画作《拾穗者》和白居易诗作《观刈麦》中的艰辛,但是看着孩子们一点点借助自己的感受去找寻工作的方法,我便看到了农耕的意义——学会对这片土地有意识,学会对身边的世界有意识!

    我也想捞只玻璃虾 山水野趣

          打山泉水是孩子们的最爱!那座山是王老师养护了二十多年的深山,植被丰富,泉水清澈,ML曾说“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能看到底的水”,见过这般场景的孩子,怎么会质疑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呢?或许也正因为经历了这些,当曾老师说能不能画出水是透明的时,RR很轻松地说,“我画上几块石头就好了”!我听后笑了,这种在写作上称之为侧面烘托的写法,原来是生长在孩子们的心中的呀!孩子们还给溪水里的小虾起了个名字,“玻璃虾”,还真是符合小虾的外观特征呢!他们还喜欢在湖边玩,那里有他们和王老师一起放生的鸭和鹅,还能玩“打水漂”的游戏,男孩们还会交流如何打多的经验。另一个喜欢去深山打水的原因,是这里有漂亮的石头,他们发现了在阳光下亮闪闪的石头,在水中变得红润的石头,幸运的RS还在最后一次打水时,找到了一块已经长出水晶的石头。


    石头的诱惑 美丽的石头 打水去喽

            每次从那座养护了二十年的深山回来,无论是打水还是拾稻穗,孩子们会唱那些学过的古诗——《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春夜喜雨》《子之来兮》等等,诗画的意韵从他们的眼神和歌声中可以捕捉!

    苦痛中的成长

            十二天的农耕生活中,真正让孩子们感受到苦痛的恐怕只有跑步了。耐力跑、游泳和中考前陪我的大孩子们长跑的经历,让我坚定地选择站在与王老师曾老师同频的立场上,突破自己的“瓶颈期”那一刻身体会极度疲惫、极不自信,可是突破后所获得的是有益于一生的财富。在这件事情上,我选择了忽略几个孩子求助撒娇的眼神,鼓励坚持再坚持、陪跑,当然也会有鞭策。看着他们的眼泪,也会心疼,可是TK老师的话——知道孩子们有能力去做,还在他们退却时把他们拉到怀里,这就是溺爱。这句话总是会让我重新坚定并沉静下来!

          十二天的农耕生活倏忽而过,很多孩子都觉得不知不觉怎么就过了两周呢?这里有汗水,有泪水,也有边走边唱的月下漫步、月光下的中秋晚会、夜空中的点点繁星、颠簸车上的种种惊险……

            星光虽然微弱,月色却如此澄澈!

            这十七个孩子就是星光与月色!

    附:美好的回忆

    窑洞城市 抱个西瓜回家 好吃的煮玉米 我身上是不是很舒服 摆水瓶的艺术 劳动人民的双手 我的手在哪里 天然平衡木 等开饭的时间 夕阳下的精灵 我帮你 摘枣 撼动栗子树 跳起来 我还有力气呢 张开翅膀,飞吧 红薯花也美丽 拔根,看我的厉害 你们在干什么 晨跑小惊喜 我们的光彩胜过夕阳 大丰收 好颠啊 画画我的小日子 记录生活 上位大厨 剪谷穗 忙里得闲练琴啦 金色的星星 绽放的生命 晨光暮色之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0-01教学第三、四周 在绿龙山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qn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