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之前曾经在昆山一个公司做过一个测试,测试需要跟夜班,夜班是个可以偷懒的机会,因为不需要做白天的测试汇报,省却很多paperwork。
晚班是从晚上7点到凌晨7点,作为老司机,对于晚班的女工是独有一套,于是早早就买好了瓜子果仁巧克力糖果,满满当当的一袋,用黑色塑料袋装着,在那些阿姨上休息间休息的时候,拿出来让大家吃,果然食物是最真诚最打动人的,大姐们一边吃零食一边打开了话匣。
女工嘛,最简单的了,一开始,骂领导,要求多工资低的,接着就开始聊各种飞长流短的,坐在我旁边的女工,看上去比我就年长个五岁,于是我就近和她攀谈起来。
她原来是在宁夏那边,做旅游区酒店服务的,工资实在太低了(只有2000多),后来她跟着朋友一起来到了昆山落脚,她和她老公都是在工厂里面做普工,每个月大概是4000到5000元,两夫妇到手工资是8000元勉强一点,我问她家庭支出如何,她说,毕竟是把小孩也接过来读书了,所以各方面都不低,两夫妇在工厂包一个餐饭,但是小孩子的伙食需要吃好一点,所以一个月的餐食开销是两千左右,生活费省之又省,加上水电各种,大约是一千左右,租房也得一千五,小孩子的学杂费用各种的支出,在昆山这里不算贵,但是也要一千五,所以一个月的家庭支出,大概是6000到7000元。然后其他几个女工也附和,她们的支出也差不多是这样,如果仅仅是两夫妇过来沿海地区打工,那可以将费用控制在4000元左右,这样就大概可以一个月寄4000元回家,这个钱在老家是很可观的了,但是,小孩当留守儿童,学习基本等于废掉了,所以她们都不愿意,哪怕挣得少一点,都要把孩子带在身边,毕竟这样背井离乡地在外地艰难打工,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嘛。
我问,那这一个月下来,也省不了多少钱,这么累死累活的,一年下来省不来两三万啊……
那些女工马上反驳,哪有两三万,基本一年下来就没存几个钱的,都是为了孩子,如果像前十几年出来打工的,不带小孩,那小孩在老家肯定学习不好,辍学打架的,最终还是连累父母,所以必须带在身边。
那出来打工,这么累,到底为了什么呢?她们还是那句话,出来沿海地区打工钱多啊,比内地多太多了,小孩也在身边,如此云云。
我其实那时候有两件事忍得很难受:一,我们的测试成功的话,这些女工都是要辞退的,因为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最直接的利好就是人力成本的节约,她们要失业了;二,这样出来日夜奔波个数十年,可以存下50万吗?如果没有,小孩大了,他能够在当地落户吗?家里能够给得出首付吗?小孩的将来也还是其次的,他读好书,长大后可以自己去挣个未来,那万一在人到中年的时候,身体上来个什么波澜,大病大痛的,一下子十几万花出去,不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吗?
谁是穷人呢?看上去,她们都不算穷人,自力更新,衣食无忧。但是,当她们的孩子长大后,想要突破父母的天花板时,才发现别人已经拥有的一切,自己手中却丝毫都没有。当这些工人年纪大了,突然来个大病大痛,对于那几十万的医药费,更多的人,其实更愿意把钱留给儿女,然后选择等待死亡。
穷人并非真的一无所有,而是即便他们能够享受其他普通市民的生活所需,在面对大风大浪的时候,依然是不堪一击; 当他们的子女成长,准备成家立业之时,才发现自己要白手起家。如果兼之读书不好,那么这样的贫穷,大概率是会轮回的,从上一代,延续到下一代。
By 晓花夕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