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彝文化之路

作者: 苏尼阿海 | 来源:发表于2022-09-02 09:48 被阅读0次

但凡传承久远的家族,都会一代代传承下来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和家族文化。传承下来的,然后一代代灌输中就是家庭教育。而每一个家庭的家庭教育又不同,尽管是同一个家族。

在这个时代传统文化国学日渐崩坏,很多人已经不再守旧。现在回想起来,我也不好评价我小时候接受的家庭教育。

我出生于名门世家,在我们纳楼部地区来说。以前是讲究根骨的,不过现在说这根骨很容易引起阶级矛盾问题。不懂以前事物的,自然也不懂根骨是啥。

有这么一个规定:男儿七岁独骑马,十四拿刀上战场。这个规定,就是我的家庭教育核心了。马背上的民族,说的就是我们家族的男人。

我们不孝忠任何人,我们的存在是捍卫民族的尊严和保卫民族。虽然归于土司管辖,但是不会听昏庸无道的土司之命。

回忆起来,我的童年几乎是在疼痛中度过的。我记不得什么时候学骑马,只记得一次次被父亲训斥为懦夫懒汉。我弟弟小我快两岁,也比我厉害。我没有太出色,勉强快八岁了才敢一个人骑马。

后来,又开始练习三刀半、神虎剑法、南拳、摔跤。我也抗拒这些,可是每抗拒一次就要吃一次“跳脚米线”。

十岁那年,我总算喜欢上了这些。有一天奶奶说我应该学一学彝文,可老爸认为现在这个年代不学也罢。

奶奶也急眼了,说道:“现在也是和平年代,都汽车摩托卫星导弹原子弹了,还学个啥子三刀半?”

就为这事,奶奶一气之下去姑妈家住了半年多的时间。回来后,又说彝文的事情。这次老爸没有反对,而是说奶奶年岁大了不适合教我彝文,让我的舅舅他们教彝文。

嘴上虽然这么说,可是老爸根本就不把我送到舅舅他们家里去。奶奶说了也没用,毕竟还需要我放牛。总之就是,以各种事情搪塞过去了。

之后,我又去了镇上的寄宿制小学读五年级,学彝文的事情又耽误了。哪怕是放假期间,也没有去舅舅家的村子学习。

奶奶临终前,嘱咐我一定学习彝文。因为历史的原因,我老爸他们那一代就不懂彝文啦。彝文是承载彝族文化的文字,怎么可能不学?

直到2014年,我从西双版纳打工回来,才自己买了一本彝文字典和几本简单的彝文书自己慢慢学习。

后来又学念经,可惜我始终学不会诵经。那种欲扬顿挫的经声,我吟唱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于是,我就放弃了。

到了2017年,我就开始往几个微信公众号投稿一些关于彝族的文字,然后又自己注册了几个自媒体平台,慢慢地以自己的方式宣传彝族文化。

最近两年,又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以后,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宣传下去。本来,传播彝文化也不是我份内之事。可以这么说,我挺不积极的。

相关文章

  • 我的彝文化之路

    但凡传承久远的家族,都会一代代传承下来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和家族文化。传承下来的,然后一代代灌输中就是家庭教育。而每...

  • 烤炉上正旺的烟火

    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野草野花…… 彝家人听着平凡之路, 但是为什么不翩翩起舞? 我这远方的人, 心儿早已躁动。 烤炉上...

  • 好奇心与外来文化的接受2022-04-01

    好奇心与外来文化的接受 翻阅张德彝《随使英俄记》。郭嵩焘、张德彝等人前往不来屯(音译)海边去度假。这可能有记录的华...

  • 汉彝结亲

    在彝家楼喝彝家酒, 吃彝家的冻肉,冷水鸡和坨坨肉, 品苦荞馍馍,豆渣菜和凉山土豆。 彝家的少男少女活泼且明媚, 彝...

  • 《探析彝族文化与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的之间的关系》

    摘 要:为能找到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彝族文化的亲缘关系,本文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观点用古彝文对刻划陶文进行...

  • 门无车马,室有尊彝:象形文字(14)

    《周礼·春官·司尊彝》:“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国语·周语中》:“出其尊彝,陈其俎豆。” 韦昭注:...

  • 【康氏释名】彝 光

    康氏释名 彝 光 【彝光】清•陆进《瑞龙吟》词:“因忆彝光当日,苎萝村舍,轻纱几缕。”...

  • 故乡彝家

    故乡彝家 故乡,彝家 美丽富绕的地方 犁耙,父亲耕耘 黑土地散发着芳香 故乡,彝家 生活繁育的地方 背篓...

  • 2022年火把节之后的吐槽

    随着文化的入侵,彝文化的流逝,火把节的由来以及火把节的文明,甚至火把节究竟有什么活动,都渐渐地被世人所遗忘了。 作...

  • 潘闽怀·用青绿山水绘诗路绿水青山

    自序 新昌是唐诗文化名城,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唐诗之路是“地理之路”,同时也是“文艺之路”和“思想之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彝文化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me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