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夫妻在准备生孩子的时候根本想不到,养育子女本身竟然会是让夫妻关系恶化的原因。
听书笔记 |让孩子的大脑自由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约翰·梅迪纳,是美国非常权威的脑神经科学家,也是杰出的生物学教授,同时还担任了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顾问。与一些做科研的“老学究”不同,他本人非常幽默,善于用最通俗的语言普及大脑科学知识,也由此成为《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
关于本书
在本书里,约翰·梅迪纳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和揭秘了子女教育的很多误区,并给出了科学养育子女的建议。他分别从怀孕和养育两段时期,介绍了如何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并告诉家长们怎样才能让孩子形成好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出聪明、快乐、有道德的好孩子。
我们先来看看:怀孕期间的哪些做法,对促进宝宝大脑发育是有好处的。
近些年,胎教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做法,准爸爸妈妈们为了让腹中胎儿的大脑能够更好地发育,热衷于购买各种胎教产品,什么胎教耳机、胎教仪等等,门类繁多。也有一些父母认为听古典音乐是非常好的胎教方式,希望宝宝在肚子里就受到高级艺术的熏陶。
但是本书作者根据已有的科学研究结论,给出的建议却是:让孩子清静一点,他们不喜欢被打扰。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显示,胎教对提高胎儿的大脑发育有丝毫帮助,购买各种胎教产品全是瞎折腾,听莫扎特这些作曲家的古典音乐也对提高胎儿的大脑发育没什么帮助。
那么既然胎教产品对宝宝大脑发育没有帮助,怎么做才能真正促进胎儿的大脑发育呢?
对于怀孕的准妈妈们来说,均衡营养、适度进食、控制体重才是关键和正确的做法。有研究显示,胎儿脑袋的大小影响胎儿智商,个体智商差异的20%都和它有关系,而脑容量是衡量脑袋大小的重要指标,它和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关系密切。
换句话说,在一定程度上,出生宝宝的个头越大,宝宝的脑容量就越大,宝宝也就越聪明。不过,由于个头过大的婴儿在妈妈腹中容易缺氧,在出生时也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婴儿的体重也不是越重越好。科学家发现,当婴儿体重超过4千克,婴儿的智商水平会有所下降。精确点儿来说,新生婴儿在3.6千克以下越重越聪明,超过这个体重,对宝宝来说也是无益的。
说完了准妈妈们怀孕期间的做法,
那么,孩子出生后怎样做才对他们的大脑发育有好处呢?
有一点常常被很多父母忽视,就是良好的夫妻关系对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孩子天生就是个观察家,他们会不停地观察父母的一举一动,良好的夫妻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婴儿产生安全感,反之,恶劣的夫妻关系不利于孩子产生安全感及对父母的依赖,这会给孩子的大脑带来极大的情感压力,影响孩子大脑发育。
夫妻关系是孩子成长环境的最重要的一环。那些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善于积极面对外部的难题和困扰,不会释放压力,也不容易让自己平静下来,从长远来看,这会对他们大脑的健康发育产生更为消极的影响。
夫妻关系对于子女大脑的发育来说非常重要,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夫妻在准备生孩子的时候根本想不到,养育子女本身竟然会是让夫妻关系恶化的原因。
早在1957年,著名社会学家勒马斯特就发表过一篇论文,其中说道,83%的夫妻在生下第一个孩子后,会经历中度或重度的婚姻危机,尤其在宝宝降生的第一年,夫妻间的关系会变得非常紧张。之前有研究数据显示,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婚姻满意度通常会下降40%—67%;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更加惊人,婚姻满意度的下降幅度竟然高达90%。
本书的作者认为,造成夫妻间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有四个,分别是睡眠不足、社交面窄、劳动分配不公平和抑郁。
这四个原因会对夫妻关系造成极大的杀伤力,进而影响婴儿大脑发育,对孩子未来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而更让人无奈的是,夫妻间有70%的冲突是无法彻底解决的。就算是家庭关系比较和睦,夫妻也难免会吵架。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那挽救的办法就是在争吵过后,当着孩子的面和解,而不是私下里和解,这样吵架对孩子大脑产生的不好影响能够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夫妻当面和解,能够让孩子看到父母互相安慰,而不是互相伤害,这种有意在孩子面前展示的体谅和理解,也会传递给孩子,让他们的大脑接收到正面积极的信息,就会对大脑发育产生良性的影响。
以上就是我们要说的,怎么在硬件上帮助孩子的大脑发育。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保证均衡的营养、适度的进食比各种胎教都有意义得多。宝宝出生后,良好的夫妻关系对于宝宝的大脑发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大脑软件的问题,先来看怎样才能培养出聪明的宝宝。
要想培养出一个聪明的宝宝,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因为对于人类来说,所有的技能几乎都是为了避免被灭绝而进化来的。大脑最在意的不是学了什么,而是如何保全自己生存下去。它最在乎、最关心的就是安全,只有当大脑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它才会留出空间来考虑其他事情。在生活中,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常常会受到责罚,可实际上,越是责罚他们,他们就越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因为当他们受到责罚时,心里最关注的是安全威胁的来源,也就是批评者的责罚,而很难将心思彻底转移到学习上。只有当这种安全威胁消失以后,孩子感受到了安全,他们的大脑才能集中精神来学习。
另外一点需要父母注意的是,对孩子的培养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给孩子过度的压力,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会对孩子的智力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很多父母急于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早早开始培养,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学各种乐器、养成各种兴趣,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揠苗助长的过度培养,会让孩子觉得负担很重,从而磨灭孩子的好奇心。他们关注的不再是我是不是对这个感兴趣,而是怎样才能让爸妈满意,这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来说是很不利的。此外,抱有过高期望的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表现出失望、难过,这些负面情绪如果被孩子发觉,就会导致他们情绪低落并损伤他们的大脑。
那么,当孩子满足了父母的期望、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应该表扬他们努力,还是表扬他们聪明呢?答案是,要表扬他们的努力。因为在孩子的眼中,你所表扬的内容就是他们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很多爸妈都喜欢这样表扬孩子:“你太聪明了!什么都难不倒你!”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有害的,因为这种表扬容易让孩子将获得的成绩与天生聪明联系在一起,让他更在乎自己看起来是不是聪明,而不是能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同时,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表扬的是天赋,而不是勤奋程度,这容易让一个聪明的孩子厌恶学习,也容易让孩子遇到问题时,不会付出努力去找出问题出在哪里。所以,对父母来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多表扬孩子的努力。在这种表扬下,孩子更容易相信错误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不是缺乏小聪明,这会让他们相信,只要更加勤奋就一定能做得更好。经常被表扬努力的孩子总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失败,知道失败都是暂时的,认为只要努力就能攻克难关。
说完了怎样才能培养出聪明的宝宝。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才能培养出快乐的宝宝。想要培养出快乐的宝宝,要从情绪调节开始,这就要求父母先认识到情绪的重要性,也要学会科学地回应孩子的情绪。
为什么说情绪非常重要呢?这是因为,情绪调控能力是一个人与周围人保持紧密持久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人际关系越紧密,人越会觉得幸福。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研究项目,从1937年开始对268名哈佛本科生展开长期跟踪调查。这些学生都是白人,身心健康。之后这些研究对象每5年要进行一次体检,每15年接受一次访谈,并定期接受各种心理学测试。在长达75年的项目实验中,研究者们前赴后继,换了一轮又一轮,最后他们发现,友情和亲情对幸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想让孩子获得幸福,那就应该好好培养他的情绪调控能力,教会他怎样交朋友,怎样维系亲密关系,建立良好的友情和亲情。
对我们来说,情绪就像大脑的便利贴,它提醒大脑应该注意哪些事物。我们一直在不停地扫描世界,将一些事物排除掉,给一些事物贴上情绪标签,以便我们进行后续的信息处理。你看,情绪能帮助我们识别外在事物,并对这些事物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过滤能力,告诉我们应该关注哪些事情,应该忽略哪些,并帮助我们进一步决策。
既然情绪如此重要,那父母究竟要怎么做呢?首先,要及时、适度地回应孩子的情绪。父母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发展变化,耐心地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比如,父母发现孩子情绪不高时,哪怕当时很忙,也要停下来耐心地关心一下;孩子有问题要问时,哪怕问题很不着边际,也要耐心地给予回答。要培养快乐的宝宝,这种父母与孩子之间专注并且耐心的互动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健康发育,还能让他们的情绪变得稳定。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父母需要较强的处理孩子情绪生活的能力,包括用心感受孩子的情绪、对他们做出积极回应,并教会他们调节情绪等等。
但是,关注和回应孩子的情绪变化也有相应的限度,有研究发现,这种关注过犹不及,对孩子情绪生活的监测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给予太多的关注,比如对孩子的每次咕哝、打嗝或咳嗽都过分在意和回应,反而会阻止孩子与父母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孩子也需要相对独立的空间,父母的过度关注会干扰孩子的自我情绪调节过程,会让孩子觉得压抑。所以说,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对养育快乐宝宝很重要,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但是这种关注以适度为佳。
好,以上就是我们要说的,怎样才能培养出快乐的宝宝。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个部分,怎样才能培养出有道德感的宝宝。
首先,父母要为孩子制定清晰一致的规则和奖励措施,同时坚决执行。因为父母的优柔寡断和模糊不清的规则会助长孩子的坏习惯。然后在孩子主动遵守规则之后,要适时给予表扬。科学家发现,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能够提高孩子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增多孩子发生良好行为的频率。同时,相比于惩罚来说,表扬所带来的副作用小,更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还有一点常常被很多父母忽视,父母不但要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也要表扬孩子拒绝参与不良行为的勇气。比如,有时候孩子会在小伙伴的群体压力下,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而有的孩子因为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就没有去做,这时对他进行及时的表扬非常重要。
除了表扬,父母要做到的第二个方面,是“及时惩罚”。生活中,“是否应该打孩子”这个问题常常让很多父母纠结。考虑到打孩子容易增强孩子的攻击性,而不是强化孩子的道德感,本书作者并不赞成打孩子。不过,孩子犯了错误,一定要对他进行惩罚。
那么应该选择怎样的方法呢?一是让孩子自食其果,比如吃饭的时候怎么劝他过来都没用,那就放任他玩耍,但是一旦过了吃饭的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让孩子自己承担不按时吃饭挨饿的后果;二是通过禁止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为,或剥夺他们喜欢的事物来进行惩罚,比如,如果孩子不听话,那就不让他外出玩耍,或者没收他喜欢的玩具。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进行惩罚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保证孩子拥有安全感,要给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协助孩子纠正错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还是爱自己的,是跟自己在一起的。如果在惩罚孩子的过程中,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他的安全感缺失,会让孩子陷入到自我怀疑中,这样的惩罚甚至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培养具有道德感的宝宝,父母要做到的第三个方面,是对立下的规矩进行解释。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够让惩罚变得更加有效持久,还能让孩子记住那些道德准则呢?答案就是,根据已经制定好的规矩,向孩子进行详细解释。有实验显示,当父母对孩子详细解释某项已经制定好的规则时,孩子听从劝告的几率会大幅上升,科学家常常称之为“诱导式规劝”。因为父母对规矩进行了解释,孩子知道了被惩罚的原因,这样他们再犯相同错误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想到规矩背后的原因和之前受到的教训,从而达到实行规劝的目的。如果父母坚持这么做,孩子的行为会越来越向好的方向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