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各有特点。做为家长,能不能在相应的阶段,根据孩子的成长特性,做出相应引导,进行有效的陪伴至关重要。因材施教,需要对孩子的教育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重新出发,一份重启孩子未来教育的系统方案
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强烈的内在动机要胜过绝大部分外力。
根据孩子的个性引领孩子成长,培养孩子“自己跑起来”的能力。
构建起一套基于孩子成长规律和能够应对未来发展的系统思维。这套思维的核心,是从整体上把握孩子的成长路线,把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看成是一个动态系统,以未来为方向,培养孩子自主成长,鼓励孩子自己去选择世界。
什么是系统思维?
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能够实现某种功能或某个目标的统一整体。要构寻一个系统必须包括四个部分:要素、连接、功能、目标。
思维方式,是一套大脑心智的运转系统,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更多的是在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想法和判断。它也包含七个要素,分别是:聚集思维、成长思维、科学思维、复利思维、资源思维、愿景思维和共赢思维。
行为模式同样包括七个要素。分别为:自主选择、持续行动、快速学习、适应环境、学会偷师、掌控时间、自我领导。
大树想茁壮成长,离不开七个要素:根、干、叶、果实、土壤、阳光和整片森林。
根:代表孩子的能力,包括天赋、个人优势、兴趣、主动性、动机、动力等;
干:代表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发展过程,包括成长型思维和行为模式和行为方式等。
叶:代表孩子的求知、学业、包括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思考方式等。
果:代表孩子获得的成果,包含解决问题、获取成果以及适应环境和坚韧毅力等。
土:代表为孩子提供的环境,包含爱、安全感、文化自信以及各种社会支持等。
日:代表孩子的人生意义和理想,包含对未来的预见力、对时间的掌控力等。
林:代表孩子的交际和社会能力,包括关键的倾听表达、同理心、领导力等。
三个给孩子的教育宝箱:
第一个宝箱:发现具体路径的“四阶”。“焦虑的反义词是什么?是具体。”周轶君的这句话说得特别好。“当我们脚踩到具体的路径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时候,就没有这个焦虑。”难题是,具体的路径是什么?
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有“四阶”:
零阶:教育的常识和元认知。
一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二阶:大方向的判断和具体路径的选择。
三阶:让孩子自己选择路径,主动试错,快速进化。
第二个宝箱:
先思考事情的本质,再想如何来实现,最后才考虑应该做什么。
第三个宝箱:激活生命最基本的动力
生命本身的复制和演化,是教育和成长最基本的动力和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