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算把客房全屋定制一下,半个月分别对比了三家,今天终于确定了。
梳理一下过程,看看商家是怎么把我拿下的,以后咱们学着点。
最早的某书上看到一家全屋定制工厂A,于是加微信备用;接着亲戚家有个房间做了全屋定制,效果还不错,推荐了工厂B;最后我又找了家品牌名气大的店C了解。
先去看了A的店,原来以为有成品展示,到了发现是办公室,主要是板材展示。当天临时约的,现场人挺多,先后跟两位工作人员(一位领导一位设计师吧)聊了下,发现他们对隐形床看法不一,最后用纸手写了下预算,回家后也没跟进,我希望得到进一步清单报价,没得到。后续对方也没跟进,这家我直接PASS了。
B和C在同一家商场,所以最终我在这两家纠结。C有提供免费设计CAD初稿,整体价格比B贵5千,品牌溢价我是能接受的。原来有免费设计应该是个加分项,但我看了一点不心动,让我担心起对方设计能力来。我自己又搜了下品牌,结果出来了一些负面贴子,双重扣分。
B是亲戚推荐的,看了亲戚家的效果感觉挺好的,上门看了下环境给了初始报价,清单明细挺清晰。因为我自己不着急,所以群里也没怎么推进,对方发了一张商场促销活动海报,于是今天就来线下门店聊。老板是夫妻俩,家族生意,大姐二姐在厦门不同区开店,自己家的工厂生产。现场给我看了案例VR效果,直接加分。
其实我才发现,原来我是感性型的,过程中我一直想认真弄懂各种材质的性价比,但实际上我头脑是排斥的,最后还是没听懂,单纯听对方给我的结论,不确定对方说的哪些是正确哪些是错误的,只是结合网上搜的零散知识,就大概估摸着一个方向走吧。信任感又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看到亲戚家做的效果,然后商家没有很着急地催我们跟进,只是说商场有活动可以参加。所以虽说过程都在对比价格和质量,信息筛选也是线上线下一起进行, 我的判断只是本能感性地找让我舒服的一方,就是那种谈话中信不信任对方。
所以总结一下,1、如果提供免费的服务,这个服务没有亮点,反而是自曝其短,要送就送有价值的;2、熟人推荐效果加倍,所以口碑很重要,一个传一个才有无限生命力;3、不要不主动,也不要太主动,适时为客户提供优惠渠道,展示亮点;4、线上信息好评与否,直接影响信任度。
不用猜也知道我选择了哪家吧。希望等最终结果出来看会不会打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