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奇门遁甲基础FAQ (1)

奇门遁甲基础FAQ (1)

作者: 墨道院 | 来源:发表于2020-04-14 23:43 被阅读0次

由来

今年过年前,我阴差阳错得进了一个奇门遁甲的学习群,开始也没怎么仔细学习,后来无聊中听了一下阴遁局和阳遁局的排法,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再后来一个在玄学上有灵光的朋友进了群后,判断是干货群,遂学习之。其实我的学习方法很笨,就是整理群里主讲老师的语音,将其变为文字。后来复工,学得断断续续,总共五个章节的课程,我的笔记只写了四章,当然最后一章也接近尾声,就是还差点意思。群里的老师很负责任,每次语音讲完课都留作业,将作业做完的同学才能进阶。说实话,好几个月了,都没去完成这些作业,实在惭愧。

所以,今天我就开始以简书简单的文章来写这些作业。另外,玄学技术的学习就是需要重复,在大脑中留下印象才能打好基础。这好像是句废话,其实学啥都是这样,不废话了。

基础

1. 请简述奇门遁甲的发展与起源

奇门遁甲的技术理论历经周,秦,汉,唐,明清等各个朝代的发展,在各个时代有不同的叫法。在周朝称之为阴符,汉朝称之为六甲,从隋唐开始到宋代,称为遁甲,明清时期被称之为奇门遁甲,最后“奇门遁甲”这个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2. 易的三个版本以及他们的卦象起首是什么?

易经总共经历过三个版本,即夏朝的《连山易》,商朝的《归藏易》,然后就是周朝《周易》。前两个版本都已经失传了。

  • 夏朝的《连山易》,目前仅存连山八卦图(源于伏羲八卦图),它是以艮卦起首。
  • 商朝的《归藏易》,是以坤卦起首,其中的“归藏八卦图”是由伏羲八卦图旋转180度而来的。
  • 周朝的《周易》,是以乾卦起首,他是由周文王著卦辞,周公旦著爻辞,后由孔子整理补充形成。

3. 八卦是哪八卦以及他们代表的意思?

八卦有离卦,坎卦,乾卦,坤卦,兑卦,艮卦,巽卦,和震卦,代表的意思为:

  • 乾为天
  • 坤为地
  • 离为火
  • 坎为水
  • 艮为山
  • 兑为泽
  • 巽为风
  • 震为累

4. 4320-1080-72-18 局的演变过程是什么?

  1. 据华夏上古传说,黄帝为了打败蚩尤,不知道是跟外星人学的,还是自己悟出来的,创造出4320个奇门局来对付蚩尤,结局当然蚩尤被打败了。这个4320局是这样来的,即一年360天,一天24时辰,简单的乘法得出4320个局,这黄帝可真是个实在人。
  2. 然后有个叫风后的能人,发现了规律,即每隔四个局是一样的,所以简化为1080局。
  3. 著名的姜太公又简化为72局,及一年有24个节气,每个节气有十五天,将其分成三等份,平均下来五天一个局,总共是72局。
  4. 战国后期的张良就比较厉害了,直接又继续简化到了18局。

相关文章

  • 奇门遁甲基础FAQ (1)

    由来 今年过年前,我阴差阳错得进了一个奇门遁甲的学习群,开始也没怎么仔细学习,后来无聊中听了一下阴遁局和阳遁局的排...

  • 奇门遁甲基础FAQ (4)

    第二章 阴阳五行 1. 阴阳的特征是什么? 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也就是说,存存在着对立的统一,阴...

  • 奇门遁甲基础FAQ (5)

    第三章 天干地支 1. 十天干分别是什么? 十天干即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 三奇是哪三...

  • 奇门遁甲基础FAQ (2)

    接着第一篇的基础的问题。 基础 5. 如何定义阴遁局和阳遁局? 区分阳遁局和阴遁局的方法是用节气,就是我们农历中用...

  • 奇门遁甲基础FAQ (3)

    基础 8. 请排布阳遁一局,和阴遁六局 奇门局的排布有点小意思,但也不是很复杂,我之所以下决心了解奇门遁甲,就是因...

  • 奇门遁甲阴阳五行

    奇门遁甲阴阳五行 为什么说学习奇门遁甲就要先学习好阴阳五行呢? 因为阴阳五行是奇门遁甲的基础。 俗话说,基础不牢,...

  • flutter基础faq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给纯flutter萌新回答一些基础问题,ctrl+f/cmd+f 搜索关键字 控件名本篇...

  • 原生态Ajax写法

    //**************************************************FAQ:1...

  • 联发科MT6589 FAQ资料汇总下载

    MTK_on_line_FAQ_HW_Smart Phone_MT6589 1 [FAQ04579][Import...

  • LuaIde 文档导航页

    VsCode使用基础 LuaIde 配置项 LuaIde 标签使用 api 提示生成 FAQ 购买Luaide 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奇门遁甲基础FAQ (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yf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