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时间,我沉浸在心海无法呼吸。
来到这座城市,在很多人看来,我如此幸运。而置身在这座两千多万人的都市,我找不到自己。都说四十不惑,而我却被惑掩埋了。
工作找到了,而我却感觉无法和新的同事顺畅沟通,总是感觉怪怪的,不能参与其中,不知如何融入。
对待家人,脾气也不稳定,我怀疑来到这座城市的意义,我怀疑自己的能力。
无处诉说,无法排解。每天置身拥挤嘈杂的地铁里,看着各色人,却没有一个和我有关。现在看来,那时我多像一个幽灵。
为了填满自己,不让疑惑剥夺了自己,我疯狂的看书、听书。其实,我好像并不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但看书能让我暂时忘了自己,忘了难受。
直到看到《一个人的朝圣》,魔力般一口气读完。选择了这条路就坚定地走吧,人生没有回头路。我试着说服自己,让自己从后悔和质疑中走出来。
在拥挤的地铁里,没有立足之地,我接受了和陌生人一起拥挤,接受了拿起手机读电子书,接受了和陌生人一样的旁若无人。
但还是会时不时想起曾经的舒适,后悔与抱怨逐渐消失了,我渐渐浮出水面。从地铁里出来,我会看朝阳与晚霞,会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下。呼吸与这座城市同步了,工作也顺利了很多。
与家人相处也和睦了很多。近两年的时间,我机械地坚持着,即便已经过去多年,写下这段文字时,我依旧会眼含泪水,心阵阵疼痛。也是从那时起,我学着做个傻子,不去在意很多人和很多事,夜里安静入睡。有天大的事,等我睡醒再说。
多年后和一个有着类似经历的朋友聊天,才发现,其实是自己在那座小城习惯了掌控生活中的一切,习惯了出门就能碰到熟人的舒适环境。
如今,我又习惯了我行我素,那段时间读过的书,慢慢挥发掉了,感觉不到疼痛。这样真的就好吗?已近知天命,而我又怀念起那段潜伏于心海无法呼吸的日子。难受,至少我还有知觉。
那天看《欢迎来到麦乐村》,马嘉看到雪山时说:我明白了,来到就是意义。或许吧!
一直不懂苏轼,读懂苏轼,真的读懂苏轼,哪里会那么容易。我只觉得可以学学苏轼,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让自己快乐起来的方法,才是真正的高人。
走过心海,也许是人生必经之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