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过度客体和母婴关系

过度客体和母婴关系

作者: 于丽萍_ylp | 来源:发表于2020-05-22 22:22 被阅读0次

    温尼科特的一些理论和术语,绝大部分是通过直觉、感觉而来的,而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创造。

    过渡性客体: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的一个存在物。

    过渡性客体的意义:婴儿可以控制的除了母亲以外的其他的东西。非我的拥有。

    通过过渡性客体,婴儿可以体会到自己的无所不能的控制感。

    成人状态:控制自己就能体会到自己的全能感,不需要去控制外界。

    60分妈妈——足够好的妈妈:介于完美无缺的母亲和糟糕的母亲之间的状态。

    做事情如果要完美的话,就是不能承受那种不完美的那种糟糕的感觉,就会把缺陷投射到别人身上。

    孩子从妈妈的脸上看到是自己。

    在孩子恨妈妈之前,先下手恨孩子,先把孩子推开。

    抱持性环境:

    当孩子说“我是世界之王”,孩子被惊吓了,爸爸会说:不要怕,有我在。这就是抱持性环境。而一个贬低孩子的爸爸会讽刺孩子,俗话中的“穿小鞋”可以表达这个与抱持性环境完全相反的意思。

    一个好的咨询师就是让一个童年“穿小鞋”被扭曲的心理得到矫正。

    母婴间隙:人本主义认为,人有完全充分的自我发展的潜能。所以,对孩子的发展要有着基本的信任。制造出这个空隙,让孩子能够更好的发展。

    成长: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说,任何成长,都是心理发育与妈妈之间的距离的增加。

    中国的传统文化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控制显得比较重要。

    没有被满足的部分,会让孩子的创造性得到发展。但不满足也不要太大。

    生命不可以被别人规划。

    温尼科特认为:自己的解释根本起不了什么治疗作用,只是让来访者了解自己想帮助来访者的迫切的愿望。

    分析的失败是分析师的失败,是因为这个分析没有贴近和符合来访者。

    什么观点并不重要,对和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情绪是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度客体和母婴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ch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