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抱着10月龄的孩子坐在地毯上,不一会儿,孩子从妈妈怀里滑坐在地上,开始玩球,玩的范围是手臂能够够到的范围。这时,孩子的眼睛看到稍远处的玩具时,孩子的妈妈意会到,马上探头伸手将远处的玩具取了递到孩子手里。这时,又来了一个孩子,新来的孩子在地毯上爬行,经过第一个孩子,孩子大叫了一声,孩子妈妈马上抱起他,说:“没事,没事。”
这是海文颖老师在《接纳力2》一书中提到的一个实验,旨在观察父母的行为给孩子的影响。
说实话,我看到这个例子的时候内心是很惊讶的,因为这太正常不过了。在我的身上,几乎每天都会对孩子做这些“善解人意”的动作。
孩子说“渴”,我立马就倒好温水给她拿过去,甚至有时候直接将吸管塞入她口中;吃饭的时候,孩子指着菜说“那个”,我马上会意将菜夹入她碗中;孩子起床,顺手就给她倒好洗脸水,牙刷上挤好牙膏;出门的时候,孩子一坐上换鞋凳,我立即伏身为她换鞋……
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带着6岁的悦悦,表嫂带着7岁的睿睿,我的阿姨带着她的孙子6岁的小鱼儿,我们一起玩。悦悦和睿睿很投缘,俩人形影不离,却不理睬小鱼儿。我阿姨很是心疼小鱼儿,一个劲地说小鱼儿太委屈,好可怜,不停地鼓励小鱼儿跟另外两个孩子玩,我和表嫂也时不时地劝两个孩子跟小鱼儿玩。
这个时候,悦悦和睿睿因为一个玩具起了矛盾,睿睿不再理悦悦,我感觉到悦悦的失落,不自觉地去教悦悦主动认错,回头又去劝睿睿带上妹妹……
现在回想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太多对孩子不自觉的干预,在当时,我们都是无意识的,出自本能,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妥。
直到我看到海老师的这句话:我们是要直接帮助孩子,还是要帮助孩子成就他们自己?
是啊,我们时时刻刻在说,对孩子要不宠不溺,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却在不自觉中代劳太多。
作为成人的我们真的需要小心翼翼,如果真的想要做到爱孩子如他所是,那需要先带着谦卑的心退后半步,允许孩子本然地发展。不求不给,有求必应,而硬的时候是需要把握尺度的,要让孩子站在主动的位置。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觉醒,要时时觉察自己的不自觉行为,带着谦卑的心退后半步!
退后半步,在你的身后看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