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洪峰大撤离(1)
八月六日下午快两点了,家乡老同学给我发来一条信息,是乡镇通知。
说是受杜苏芮台风的影响,家乡拉林河出现了百年一遇的洪峰,最近两天要通过我们乡镇区域内的河段,为了预防灾难发生,要求全镇人员必须在十六点钟前全部撤离。
接着又发过来一条视频,是部队军车冒雨拉送乡民撤离的片段。
同学告诉我,内容是在家乡粮库家属楼居住的侄女发给她的,侄女已经撤离,进了城里。
侄女还跟她说,我们村的东北方向,距我们村十二里的六家子村,早就撤离完了,已经人去村空,我们村是乡镇所在地,最后一批撤离。
家乡老屯要挨淹?整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这是我绝对想不到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家乡老屯的地势是个岗梁,我们的说法叫做岗地,地势高,是处旱涝保收的宝地,也是四外乡镇集市的集聚地,物产丰富,客流量大。
我们村距离水边最短的距离是十二里,大河在我们村的西面,自南向北流淌,此河叫拉林河,在距我们村西北方向四十多里地的入江口处,注入自西向东流的松花江。
河西是吉林省,吉林省那边河岸没有堤坝,是一片大甸子,现在的标准说法应该叫做湿地,茫茫草野,一望无际。
河东岸是我乡的前三家子屯和后三家子屯,往南还有二道岗屯,并且河岸边上有道二米多高的拦水大堤,阻挡河水东进。
小时候,年年公社都要从各村抽调一部分劳动力去修河坝防汛,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管。
为什么河东筑坝,河西不筑坝?这里边是很有讲究的。
我们这个地区,除了冬天刮西北风外,大多数天气都刮西风或者是西南风。
所以,河水流动时,对西岸的作用力小,对东岸的作用力大,这就造成河道逐年要向东位移,我们叫做东滚。
为了减缓河道的东滚速度,东岸不停地筑坝加固河岸,这也挡不住河水的侵蚀,堤坝年年坍塌,人们年年抢修加高加厚。
尽管如此劳民伤财,堤坝仍然逐渐向东移动,不断地吞噬东岸的土地。
西岸无人居住,无房无地无庄稼,水淹不淹无所谓,筑坝是多余的差事。
更何况,如果筑坝了,河道东滚后,坝堤里面就会多出一部分滩涂地来,明显这是从东岸滚过去的土地。
东岸的土地被水吞没了,没地种,就要跑到河西去耕种这部分滩涂地,从而形成土地争端。
没有堤坝,河西人强调,以河为界,西岸多出的土地就会明正言顺地被他们占有。
东岸虽然土地少了,缺少正当理由过西岸去抢夺土地耕种,尽管蠢蠢欲动,但还是有一定的约束力的,轻易不敢过去。(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