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心理学大约有四年多了,格式塔是我学习中比较喜欢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能够改善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提升人们的觉察力,从而让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好。
2017年,我决定做地区格式塔俱乐部的代理。那个时候,在全世界都反对的情况下,我做了这个决定。
1
先生对此非常反对,他让我好好过日子,不要瞎折腾。对此我十分理解,作为国企的一把手,太太做这些事情,让他感觉不好接受。
父母也感觉我不愁吃不愁穿的,做这个没什么好处,没有意义。
闺蜜也持反对态度,她告诉我,很多同学羡慕我都来不及,如果做不好,可能会被他们笑话。
只有儿子支持我:“妈,去做吧,你学了心理学之后,对我更好了,你能让更多爸爸妈妈学习这件事情,那多好啊”!
最大的问题,那个时候,我对格式塔流派掌握还不是很多,只是上了初、中、高阶的工作坊。如果说把格式塔知识比作“九牛”,我连那“一毛”也没有掌握。
现在想来,是一股什么样的动力在支持着我啊!
2组A10 默默认真的记忆,才是最美2
我开始传播。那个时候,我没有人脉,也没有任何营销知识,唯一依靠的,只能是格式塔流派本身和我自身的感染力。
我重新设置了社群的宣传重点,把从宣传家庭教育知识转变成宣传格式塔,慢慢渗透咨询的理念。
我到老师朋友圈里,把他几年的咨询案例分享全部甄选并收集起来,然后进行排序,把关于孩子和家庭的咨询案例放在前面,每天发送一个到群里,进行分享,群里的爸爸妈妈们比较喜欢读,让他们真正看到心理咨询确实能够让一个人越变越好。
同时,群里的咨询师或者心理学爱好者们也可以学习到一些咨询的技术或者知识,进而有兴趣去了解格式塔这个流派。
3
我在群里开始进行读书分享,心理学知识有些不好理解,一句话可能需要琢磨好半天,我就自己读了《相处的艺术》这本书,转换成文字编辑后,每天在群里分享一小段。
4
当时最困难的就是线下的分享学习。
我租下了一个房子来进行线下的学习。线下的学习有读书,有体验活动。
心理学的理论大部分都是晦涩的抽象的,即使我学了一段时间,对于某些概念仍旧是模糊的不通透的。
我去分享,我必须要做到真懂,才能把准确的信息和感受传递给学员。
当时我精读了一本关于格式塔的入门书籍《相处的艺术》,我自己先前已经读过几遍。
这次读的时候,我把每一个不懂的概念或者句子都记录下来,去百度查,去问师友,去查阅相关的书籍。那一段时间,家里的心理学书籍增加了十几本。
我每天浏览国内几位大咖心理学家的公众号文章,来寻找到与某个概念相匹配的案例。有时为了找这样一个案例,需要浏览几十篇文章。
5
就这样,在那段日子里,白天上班做自己的工作,下班后我夜以继日地读书、翻书、翻文章、找合适的体验活动,再把自己打扮得美美地去分享。
没有闲暇去考虑什么时候能够达到目标,也不会去想有什么样的结果,好像忘记了请老师来授课这件事情,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沉浸在当前做的那些事情上。
慢慢地,线下沙龙从一开始的只有3个人,到5人到7人到10几人……
日子一天天过去。
那天,一位师友私聊我,她告诉我说,她是一位学校校长,在群里看到我每天的分享,受益很多,想要学习格式塔。
最让我欣喜的是,她说:每天看到你踏踏实实,分享很多东西,看得出来你是一个认真做事的人,我带两个学校的老师一起来参加你的课程。
我感动并且惊喜。
虽然没有每时每刻去念叨目标,但是心里还是有个人数概念的。到了晚上我粗略计算了一下,有意向的且已经交定金的已经34人了(最多30人)。
那一刻,我把笔一扔,一下子躺倒在床上,阵阵无力感向我袭来,身上的劲好像一下子泄了。黑暗里,我对自己说:你做成了。
四个半月的时间,在这么短时间里可以招到这些学员,对于别人来讲也许不算什么,对于我一个有点愚笨的人来说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6
走过流年,自己也认真做过很多的事情。有时候,即使认真了,也没有结果。可是,在那段日子里,曾经很认真地对待一个事物,全神贯注过,夜以继日过,剩下的结果,也就不重要了。
匆匆那段时光,才是永远;默默认真的记忆,才是最美。
网友评论